共16题,约3560字。
《图文转换》专题练习
广东华侨中学 王萍
考点阐释
图文转换是指把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
从近几年的考题情况看,有时只需将图表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表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且往往表现为一些观点型或结论型的句子。
图文转换综合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
由此可见,这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基本分类
(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
1、 表(格)文(字)转换题;
2、 图文转换题;
3、(漫)画文(字)转换。
(二)从表达角度分为:
直接表述图表信息和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题两种
解题思路及注意事项
(一)表文转换题
【例题】
1. 对下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将答案写在横线上。
《语文学习》杂志刊登了1993年至1999年中学“优秀教师名录”,对此分别按出生年代和年龄进行统计,见下表:
出生年代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及以后
比例 23.33% 64.29% 12.38%
教龄 20年以上 11~20年 10年以内
比例 4.76% 73.81% 21.43%
由此可见,当前优秀语文教师的群体,以 为主, 次之。
这说明: ;“论资排辈”评价教师的优秀与否的做法,已成为历史。
答案:以60年代出生、教龄在11~20年的为主;50年代出生和教龄在10年以内的次之。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已成为优秀教师的主体。
设题方式:
第一问往往是对图表表面内容的概述。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把握重点内容,主要信息。
第二问需要分析图表-导出结论(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调查的目的或调查得出的结果所蕴含的意义),要懂得利用题目及表格中的词语。
【堂上迁移】
1.阅读下面图表,完成后面题目。(04年广东题)
某校学生图书馆阅览室共有十万册图书,再最近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图书状况 完好无损 损坏较轻 损坏较重 损坏严重
图书数目(册) 20000 25000 40000 15000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
(1)阅览室的图书80﹪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2)要教育学生爱惜图书。
试题考查的是根据图表分析其中蕴涵的思想内容,因此,仅仅能分析出图表所提供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能从具体的信息中抽象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次图书损坏情况调查统计。从表中可以看出,围绕“图书状况”从“完好无损”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统计,用四个不同数字(总共10万册,与题干所给条件相同)交代了四种不同的情况,由此可看出要说明图书的损坏情况,这是一条显性结论,不难回答。难的是另一条结论从何而来呢?只要细看一下文字信息,其中有“学生阅览室”的暗示,也刚好与图书损坏的情况连起来了,原来学生正是损坏的主体,这就涉及学生的道德水平、公德意识,“要教育学生爱惜图书”的隐性结论也就浮出了水面。
【直接表述图表信息】题
1.下面是一份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结果材料,试根据这个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时间分配 16个无意义音节回忆百分数 5段传纪文回忆百分数
立刻 4小时后 立刻 4小时后
全部时间诵读 35 15 35 16
1/5用于尝试回忆 50 26 37 19
2/5用于尝试回忆 54 28 41 25
3/5用于尝试回忆 57 37 42 26
4/5用于尝试回忆 74 48 42 26
从表中数据的纵向对比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带有普遍意义的识记规律,即
(20个字以内) 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越多,背诵效果就越好。
2.下面是“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统计表”,请用文字表述出表中反映的两种主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