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教学:通往古诗文殿堂的必由之路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3/26 11:14:3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600字。诵读教学:通往古诗文殿堂的必由之路
刘英瑾
诵读法是我国传统古诗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它从古代私塾教育的体制中繁衍出来,流传至今,一直被众多有识之士认为是学好古诗文的一条必由之路。历史上的众多教育实践也证明了,诵读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古诗文课文的把握,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其文化底蕴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诵读的内涵
“诵读”作为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记载于诸多教育论述之中。早在《论语》中就有“诵诗三百”[1]的记载,南宋的朱熹对此的论述更为精辟:“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2]由此可见,诵读是一种经久不衰的教学方法,我们今天的古诗文教学必须从诵读出发,才能让学生顺利地进入古诗文的殿堂。
那么,到底何谓诵读?在今天的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人们都在说“诵读”,但诵读在实际中却往往被简化或者误解成了课内的读和课外的背,这当然不是对诵读精要的真切把握。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诵读的原初含义进行一番梳理。
《说文解字》中解释“诵”“讽也,从言,甬声”。而考察“讽”解释为“讽,诵也”,许慎将二字互译,而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依据《周礼·大司乐》对二字作了精辟独到的辨析,他说:“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据此我们可以知道诵的本来意思是指把古诗文按照一种抑扬顿挫的声调念出来。另外按照古代汉语中“因声求义”的原则,我们来考察一下声旁,也会发现类似的结论,但凡以“甬”得声的字多有“跳动”之义。如“踊”为跳跃的意思,“涌”则是指水在跳跃,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凡声音的抑扬顿挫就被我们称之为“诵”。
“读”,《说文》解释为“籀书也”,段注则解释为“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是之谓读。”进而他又解释:“讽,诵亦可云读,而读之义不止于讽、诵。讽诵止得其文辞,读乃得其义蕴。”可见“读”不仅包括“诵”,它还特别侧重于内容的理解。
站在字源的角度并结合今天的教学实际,将“诵读”二字结合起来理解,我们不妨可以这样认为,“诵”是一种审美式的有声韵,情调的熟读,着重在增强阅读的兴趣和享受;而“读”是一种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式的把握,是一种促进认识深入的过程。两者相结合运用在读书中,就是一种极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即“结合文章或作品中固有的语气、节奏、情感而对文章或作品进行感知、熟悉、记忆、理解,达到对诗文全面深入理解的方法。”[3]因此今天的中小学教学中的“诵读”,既不可以片面的理解为背诵,更不能简单的领会成朗读,“诵读”的第一层次应该是熟读,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依照诗文原有的韵味、情感进行审美式的朗诵,最终达到心领神会,熟读成诵的目的。
那么诵读古诗文到底对学生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呢?
二、诵读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纵观中小学语文教育界,关于诵读教学的意义的论述真是多的不胜枚举,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有利于深入体味古诗文作品;二是有利于学生文言文语感的形成;三是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一)   诵读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入体味古诗文作品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一篇文章,反复的读,自然就会明了文章中的意思。诵读不仅有利于诵读者感受古诗文的形式美,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把握,对于我们深入体味古诗文作品有很好的帮助。
著名学者朱自清曾经说过:“思想也就存在词汇、字句、篇章、声调里。”“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