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讲稿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400字。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讲稿
四川内江资中 陈琼
《考试说明》对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B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纲要求的120个实词没变)。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8个虚词没变)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慨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认真分析一下高考试题,几乎都可以依中学教材的知识来解决。教材提供给我们词语解释和用法、文学和文化常识、写作格式、素材运用等知识和能力。尤其是文言文,试卷上的每个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每种句式的特点等,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特别是近几年高考,有相当多的课文中现成的句子直接搬上了试卷。
一、 命题趋势
大致有如下几个特点:
从命题的目的来看:将更加强调阅读能力的考查,不考名词术语。古汉语知识不单独列题,而只考了一篇文言短文的阅读分析,以全面考查阅读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
从命题目的原则来看:将继续贯彻“两纲”即《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总要求“能阅读浅易文言文”。“浅易文言文”的概念,既不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之类的古白话,也不包括很深的那一部分文言文,只要求阅读。这一要求明显地低于现代文阅读的要求,故而历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得分率高于现代文得分率。纵观历年文言文短文的选文和题目的设计,无论从运用的词语、语法结构,还是内容涉及的范围,文章的整体风格看,都没有超出浅易这一要求。
从命题目的选文看:考试中心有如下的说明:“语文规范标准,却又不刻板雷同;内容深浅适中,但又含有较深的意蕴;文意首尾完整,具有较强的阅读因素;文笔流畅多彩,绝不晦涩单调;风格雅正典范,却又不千篇一律;试题考点较多,而又能分出深浅层面;总体难易适度,无过难或过易的地方。”鉴于这个说明,纵观这十多年的文言短文,几乎无一例外均先自于史传散文。之所以都先史传散文,是因为这类文体一般语言相对规范,内容深浅适中,文笔较为流畅,且故事性强,能吸引人,有一定的可读性,最能体现上述标准。由于思想性的要求,历史人物一般先取正面的人物,如清官、廉吏、直臣、孝子,而不选反面人物,如贪官、污吏、奸臣、逆子,这样有利于弘扬传统民族文化。
从命题设计来看:除翻译外,全部采用“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型,放在第一卷的机器阅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