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6700字。江苏省仪征中学2007届高三诗歌鉴赏练习
江仪文
1、读下边两首诗,做后边的题目。(8分)
菊(唐)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画菊(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瓦松:生长在屋面瓦缝中的一种矮小植物,外形像松。
① 填空。唐诗中的“九日”是指农历每年的_________________。宋诗说菊花是生长在“疏
篱”之下,是因为陶渊明在《饮酒(五)》中有这样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这两首咏菊诗在表现手法上除都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手法外,还有两点共同之处,请指出这两点共同处并作简要说明。(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下列问题(8分)
晓出黄山寺
高翥
晓上篮舆①出宝坊②,野塘山路尽春光。
试穿松影登平陆, 已觉钟声在上方。
草色溪流高下碧, 菜花杨柳浅深黄。
杖藜切莫匆匆去, 有伴行春不要忙。
注:①篮舆:竹轿 ②宝坊:对寺庙的敬称
①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说“杖藜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表达怎样的感情认识?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殿前欢
对菊自叹 张养浩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①这首曲中“花依旧,人比黄花瘦”是借用了 朝词人 《醉花阴》中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2分)
②曲题为“对菊自叹”,作者在曲中感叹自己什么?(2分)
③这首曲层层深入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请对此作具体分析。(4分) 4、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