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00字,共1课时。
感受与思考
一、导入
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早前拜小说大师福楼拜为师。有一次,他俩在街上散步,福楼拜看见迎面来了一辆牛车,便叫莫泊桑以牛车为题材,写出七篇各不相同的散文来。莫泊桑一时很为难。福楼拜就启发他,指出:拉车的牛,早上和晚上神态不一样;赶车人喝醉了酒和饿着肚子对牛的态度也不一样;牛饿着肚子上山岗和饱着肚子走平路又有明显不同……。这些不同的细节举不胜举,如果对此都进行仔细观察,就是写出一百篇散文也不困难。
二、教学过程
(一)感受生活
1、观察--用心
上面的例子讲的是观察。生活是作家的创作源泉,观察则是了解现实,反映生活的重要手段。要写出好的文章就得用心观察周围的社会生活。而对我们学生来说,关心的就是学习生活,学校生活。许多同学慨叹说,学校生活太单调枯燥,三点一线,没东西可以写。其实是因为我们没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人或事物。比方说,你有没有观察过男同学或女同学吃饭的样子?女同学往往一点一点吃,不会太多;而会吃的男同学,则不分菜的好坏,哗啦哗啦一下子就吃光了。如罗丹所说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当你用心去观察时,你将拥有发现美的眼睛。
2、感受--多情
如果你写一篇文章,单写某位男同学或女同学吃饭的样子,有没有意义?很显然没有。但是如果你看到这位男同学吃饭哗啦哗啦的样子,有所感触,联想到这与他的性格豪爽是否有关,然后再由此展开观察、思考、讨论,写作就变得有意义了,是不是?可见,单纯的观察并不能解决写作问题,而需要对观察进一步提升――这就是感受(板书:感受)。
感受需要多观察外,还得多情。说到多情,许多人想这是女孩子的专利。其实不然,貌似粗犷的男人也很多情。想当年,西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生死关头却还想着“虞兮虞兮奈若何”。被誉为“人间横站的战土”的鲁迅也抗辩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就是《红楼梦》里的“呆霸王”薛蟠也能哼出一句“女儿乐,洞房花烛朝慵起”的文雅句子来。所以说,每个人都是多情种子,关键在于你有没有调动你的内心情感。没有情,感受会是苍白无力的,写出来的文章就不外乎是“一个蚊子哼哼,两个苍蝇嗡嗡”的无病呻吟。
只有把外物和内在感情连接起来,触景生情,睹物生情,才能产生印象深刻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感受。当你登上警钟山俯瞰新昌城时,你会有什么感受?而当年陈子昂单身登上幽州台时,面对苍茫时空,想到前贤已逝而自身胸有远略却不见重用,遂发出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千古长叹。如果是王之涣,他可能会劝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些都是前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接下来我们举一个现实中存在的例子:例如起床后照镜子,看看脸上是不是又长痘痘了,又多了条皱纹,这几乎是同学们每天都要做的生活小事,但你有没有去观察过镜子:你给予什么,它回报什么,从不因你讨厌脸上长小痘痘而不向你反映。以上讲的就是关于感受生活。关键是用心去观察,调动内心情感去感受。
很显然,在描写我们的感受时,离不开思考(板书:思考)。那么如何思考呢?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对翅膀--想像的翅膀。在思考时就要利用好这对翅膀,充分发挥出你的想像和联想,这可以注意以下几点呢:
(二)思考生活
1、由此及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