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100字。该资源针对成语命题陷阱,精心选择范例,分成六种类型,细致解说,不可不读。
成语误用分类例说
整理:季顺龙
一、误解词义
1.号声一响,连长一声“立正”,如潮似浪,热火朝天的操场,顿时万籁俱寂。
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形容周围环境十分宁静。人声、号声消失不叫万籁俱寂。
2.你纵使有运斤成风的臂力,也举不起这重若千斤的巨石。
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熟练,技术神妙。不是有力气的意思。
3.筹建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反复论证,从长计议,确定了长江二桥通航标准。
指放宽时间慢慢商量考虑,不急于作决定,也指慢慢设法解决。句中可用“从长远考虑”。
4.只见他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不消片刻,一篇佳作便展现在大家面前。只是文不加点,难以断句,不能不说是白璧微瑕。
点:涂改。文章一气写成,无需修改。句中误为不加标点。
5.有的人生前尽量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很少像秋白同志这样坦荡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责.:要求;备:全。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句中把“责备”误解为批评指责。第8题的句中运用正确。
6.我学数学进步较快,而学语文却如逆水行舟,进步缓慢。
比喻不前进就要后退,没有前进缓慢的意思。
7.这盘棋,让何山对王江,那还不是白驹过隙,轻而易举取胜。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没有轻而易举的意思。
8.只要你身临其境为我们想想,就会同情我们的处境,不会对我们这样求全责备了。
亲身到了那个地方。应用“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
9.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指替别人着想。这里该用“身临其境”。
10.足球比赛正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
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对方的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遭受灾难。并非指冲在最前面。
11.这部小说的构思又精巧又严密,真是无可厚非。
厚:重;非:责备。没有可以过分指责非议的。用于有一定小问题的人或事。可改为“无懈可击”。
12.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用笑来对待回答,形容不值得理会。句中误解为对人笑脸相迎。
13.他在学术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来。
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与“造诣深”无关。
14.下乡前两天,党委又组织参加扶贫的干部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使大家进一步明确政策,做到胸有成竹。
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有成算。句中扶贫干部仅是明确政策,还不了解情况,不能称胸有成竹。
15.一时间,漫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稍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讯。
杳:幽远,见不到踪影,形容一直得不到对方的消息。句中可用“无影无踪”。
16.王宝森之流贪污腐化,挥霍浪费国家财产,他的人格可说是不名一文。
名:指占有。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句中可用“不值一钱”。
17.这篇文章写得太差,真是不刊之论。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不刊,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