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70字。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淮安市复兴中学 李彬
在我一年的教学实践中,说老实话,我对于新课程的认识比较肤浅,没有长篇大论,只有自己的一点感悟。今天就拿我任教的语文学科来谈谈吧.
新课程呼唤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那么,怎样才能确实有效的把新课程的理念运用到教学上呢?我有这样的几点看法:
一、课堂教学必须要以师生“平等”的方式进行
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一个过程而已。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不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而把教师仅仅看成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知识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平等”的方式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从“权威教学”到“共同探讨”的转变,把自己当成是学生学习的助手,一位引路人,与学生共建一种平等、互教互学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进入平等的对话氛围,享有平等对话的权利,这是“对话式”教学的前提条件。
在对话的过程中,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问题学生常常有不同的理解,有时学生的理解相互之间对立的,有时甚至是教师备课时所没有想到的。此时教师就应放弃“权威”的表决权,避免终止对话的结束。及时抓住理解上的不同,让真知在分析辩论中展现。比如我在教学《平民总统孙中山》时,让同学们对孙中山的精神进行点评赏析,本意让同学们了解孙中山的以天下为公、甘于淡泊的精神,从而将这种精神贯穿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没想一位同学却说:“老师,我认为孙中山的某些精神在今天是有些不合时宜。”当时大家都一楞,我并没有当场否定他的发言,而是让他继续,他说:“老师,比如他的甘于淡泊的精神,在今天来看,用在生活上还是适合的,但用在学习上、工作上就不行了,尤其在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