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科技文阅读练习1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9/29 9:51:5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高三(必考题)专题训练
丰顺县第一中学 邓雪峰 高考现代文阅读(必考题),包括科技文阅读 社科文阅读 一共九篇,有详细答案 对各版本通用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6分)
欧洲试验海下“风车”发电
    欧洲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利用海水潮汐能发电的新技术,将一个开放式的“风车”放置海底,利用海水的流动来转动叶片使之发电。科研人员已开发出第一台试验样机,并于近日在英国西海岸试运行。
    这项耗资600万欧元的研究项目由德国、英国和欧盟提供资助,数家欧洲研究机构参与。首台被命名为“海流”的试验样机安置在英国西海岸布里斯托尔湾海面下20米深处。机组形状宛如一个倒立的风车,其叶片直径为11米,以每分钟15转的速度随海水水流旋转。考虑到海水涨落变化,风车上端固定竖塔有5至10米露在水面以上。
    科学家说,由于海下“风车”的叶片转动装置是开放式的,因此不用建造水坝。此外,由于海水水流中的能量密度在同比情况下比空气大许多,因此发电设备尺过相对较小。比如,同为一兆瓦的普通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风车的叶片直径需达到55米左右,但海下“风车”的叶片直径只需20米左右。
    据英国运营首台试验机组的MCT公司估算,利用这项技术将可满足英国20%到30%的电力需求。试验样机的发电功率约为300千瓦,但今后科学家将制造出兆瓦级功率的海下发电机组。据目前的勘测,欧洲共有100多个地方适合安装这种新型发电装置,理论发电功率可达1.25万兆瓦,约相当于12个普通核电站的发电功率。
    参与研究的德国卡塞尔太阳能供应技术研究所科学家巴尔德说,这项新技术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最佳补充,其优势在于不受天气影响。他说,只要地球自转,月球围绕地球旋转,潮汐能就会一直存在。
    尽管海下“风车”发电成本约为每千瓦小时5到10个欧分,略高于常规发电成本,但它具有无污染、可持续使用等显著优点。不过也有科学家提出,海下“风车”叶片转动时力量很大,会对周边海水流动产生较大影响,也容易对一些海洋生物造成伤害。
1.下列对海下“风车”发电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是利用海水潮汐能和海水的流动转动置于海底的“风车”叶片,使“风车”发电的技术。
  B.是利用海水的涨落变化转动海底“风车”叶片,带动与“风车”相连的发电机组发电的技术。
  C.把类似倒立风车的发电机组置于海底,利用海水潮汐能转动叶片,使之发电的技术。
  D.与风力发电机结构和原理相同,只是以海水潮汐能替代风能,使“风车”发电的技术。
2.根据全文,下列不属于海下“风车”发电的优越性的一项是
  A.海下“风车”发电这项新技术,为人类开发了又一种无污染的新能源。
  B.海下“风车”的叶片转动装置是开放式的,不用建造水坝。
  C.海下“风车”利用海水潮汐能发电不受天气影响,可持续使用。
  D.海下“风车”叶片转动时力量很大,试验样机的发电功率约为300千瓦。
3.下列对“由于海水水流中的能量密度在同比情况下比空气大许多,因此发电设备尺寸相对较小”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海水水流量大于空气能量,因此,海下“风车”发同样电力所需设备比陆上风车小。
  B.海水水流能量密度大于空气能量,因此,海下“风车”发电设备都比较小。
  C.海水水流能量密度大于空气,因此,海下“风车”发电设备都比较小。
  D.海水水流能量密度大于空气能量密度,因此,海下“风车”发同样电力所需设备比陆上风车小。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海下“风车”发电以海水潮汐能为能源,该技术适用于所有的沿海国家。


 B.经勘测,欧洲有100多个地方适合海下“风车”发电,可见对海洋地理环境有特定要求。
  C.海下“风车”发电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最佳补充,发展下去,将成为发电的首选方式。
  D.海下“风车”发电不会污染环境,但容易伤害海洋生物,又有一些物种将会灭绝。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6分)
                           基因密码与生命预测
   在人体生命科学探索的历史中,没有比“基因”二字更具有震撼力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对基因一直采取拒绝承认的态度。直到70年代,经过科学家的努力,“基因”二字才被写进了科教书。现在基因已经被世界各国接受,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三大计划。
   为什么人对“基因”二字如此敏感,如此谨慎?除了其它原因之外,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怕染上“迷信”之嫌。在传统的观念里,生命不可预测。我们回想一下古代的相学和命理学就不难发现,相学和命理学是通过人的手纹、相貌及生辰八字来破译生命的奥秘和隐私。但由于手段落后,水平低劣,加之其它原因,很难给出准确的表述。
   而基因的发现,是现代科学第一次向人类宣告了生命预测的可能性。据说用不了多久,如果法律允许,每个人都可以拿到一张自己的基因组图,这张图记录着一个生命的奥秘和隐私。假如是一个孩子,凭借这张图就可以知道这个孩子将来是什么性格,是不是色盲,会长多高,会不会秃顶,是胖是瘦,什么时候会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