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课时,约2100字。
新材料作文的立意
教学目标:
一、学习多角度立意的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品质和能力,力求做到思路开阔,立意出新。
二、掌握确立论点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做到观点正确、深刻、新颖,有针对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突破思维定势,培养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和确立论点的能力。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高考话题作文的变化导入本课
2006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呈现出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三分天下,各领风骚的局面,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卷采用了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方式.老材料作文,是给一段材料,要求考生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围绕这个观点,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在写作过程中,要始终将材料贯穿于作文之中:开篇要引述材料,从中提炼出观点;论证过程中要紧扣材料;结尾要照应材料.2006年的全国卷高考材料作文,也是给出一段材料,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去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写作过程中既可以使用原材料,也可以不用.这种材料作文既不同老材料作文,也没有在材料后设立相应的话题,因而也不同于话题作文,有人称之为新材料作文.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新材料作文的立意.
二、悟法
(一)立意及要求
1.什么是立意?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
“意”是文章的灵魂。“千古文章意为高”“意犹帅也”,这些论述道出了立意的重要性。
2.立意的要求
文章立意有哪些要求?准确、鲜明是基本要求,深刻、新颖是较高要求。
(二)引入
1.指名学生复述“滥竽充数”的故事
《韩非子·内储说上》里说,齐宣王喜欢听吹竽,每次都要三百人一齐吹奏。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里面凑数,照样得到很多赏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缗王继承王位,却要每个人单独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就逃跑了。
2.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内涵丰富,能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下面我们就以此为例,学习多角度立意的方法。
(三)多角度立意
启发学生思考
1.这则寓言涉及到哪些人?
2.这则寓言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审视、立论?
(1)南郭先生的下场人要有真才实学(中心立意法)
中心立意法:即根据所给材料的中心,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是对原材料中心的具体化,是对原材料中心进一步阐述和深入论证。
(2)南郭先生溜走 人贵有自知之明(反中心立意)
反中心立意法:是以原材料的中心为对立面,提出与其截然相反的观点。
(3)齐宣王喜听合奏 大锅饭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