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00字。
用一面镜子照亮你的思路——高中作文立意训练
陈增印
设计意图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里的“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主题”。没有一个明确的“意”,犹如兵之无帅,人之无神,只剩下一盘散沙,一具躯壳,也就没有了战斗力,没有了生命力。对高三学生而言,忽然面对揭封解密的作文材料或题目,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并确立最为恰当的“意”,是作文考试成功的前提。这就需要在立意方面给出方法,拓宽思路,反复演练。本次训练的直接目的就是:借助一面镜子,打通学生思维的“奇经八脉”,使之心窗大开,“意”涌而来。
教学步骤
一、引文导入,体会“意”的重要
朗读《镜子》前两段:
有一天半夜,我从梦中醒来,迷迷糊糊地出了门。在楼道的拐角,我碰到了一个人:阴郁的面孔,蓬乱的头发,带着一丝惊疑不定的神色。于是我站住了。就在同时,那人也停止了脚步。我向左走了一步,想让开那人,没想到那人也向左走去。我向右,那人也向右……我们就这样互相让着,结果谁也没有让开谁——这情景我在行路时常常遇到,但从来没有像今天晚上这样无止无休。我想坐下来,可同时我看出那人也露出同样的企图。于是,我转身而去……
第二天,当我在一片阳光里醒来的时候,忽然想起了昨夜的事,我跳起来,并且冲向楼道:在楼道的拐角,静静地立着一面镜子。
提问:如果满分60分的话,你给这篇文章打多少分?为什么?
读完最后两段:
我恍然大悟,原来昨夜拦住我去路的,是我自己。
失败者通常都因为自己而失败。 请同学再给上文打分,并说出理由。顺势导出:“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章的价值。主题深刻是高考作文获取高分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怎样才能找到最为恰当的“意”呢?
二、激活思维,体会方法
1.方法点拨。
立意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比较筛选法。
比较筛选法主要用到两种思维方式:发散与收敛。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对所给材料或题目进行研究,看它都有哪些方面的含义,可以用来表达哪些观点。所谓收敛性思维,就是对散射出去的思维进行收束,从诸多的含义或观点中选取一个,作为我们要表现的主题。
2.以“镜子”为话题,进行立意训练
第一步,先作界定。镜子分为两大类:透射性的和反射性的。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属于前者;梳妆镜、哈哈镜、后视镜等属于后者。
第二步,思维发散。
示例①:《红楼梦》中贾宝玉曾作了一则谜语:“南面而坐,北面而朝。象忧亦忧,象喜亦喜。”如果把生活比作一面镜子,你对着它笑,它就对着你笑;你对着它哭,它就对着你哭
立意:要以乐观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