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200字。“现代文阅读选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的策略与操作
广大附中 余 伟
现代文阅读选考是应新课标精神出现的新事物,但也带给我们不少的困惑和思考,尤其是其中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及探究题型的设置,可供参考的资料和题型还不是很多,就更需要我们加以研究。下面简单谈谈我们备课组的一点备考体会和做法,以求得广大同行的不吝赐教。
一、备考总原则:全面备考、重点突破;明确策略,“有效”“实在”
怎么有效安排选考内容的复习,可能各间学校做法不一。我们还是以“稳妥、全面”为基础,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指导。
(一)坚持全面备考的原则
为使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我们对两类文本均作了基本的阅读指导,我们相信这种“全面”不仅是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也对他们整体提高阅读能力,甚至做好其他题目,有一定帮助。
同时,为让学生及早确定自己的选考方向,让备考复习更有效率,我们有意识从高二下学期起就开始作好选考阅读的复习安排,如:在高二后段时间及假期补课期间,结合选修模块《现代散文》《短篇小说》,指导文学类文本阅读;在高三10月份,指导了实用类文本阅读。这样就让学生在切实了解两类文本阅读的基础上作好取舍。
(二)根据学情指导学生选择考试的文本类别
学生的选择还需要老师的一定指导。主要是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如:思维特点、阅读表达能力、学习层次等)给学生提出合理建议。
去年的高考数据,对我们可能也会有一定的启发:
文学类占31%,平均分为7.08,难度0.47,满分率为0.02,零分率1.09
实用类占69%,平均分为7.57,难度0.5 ,满分率为0.02 ,零分率0.46
目前来看,我任教班是理科班:入学成绩低,基础差;三分之二以上都表示选实用文。也促使我对实用文阅读备考作出更多的思考,并将之作为选考备考的突破口。
(三)立足“考情”“学情”,“有效”“实在”制定备考策略
高三备考,说到底就是要思考四个问题,即“考什么、怎么考”“教什么、怎么教”,明确考点考题,能帮我们确定备考方向;把握好教学内容与方法,能提高备考的有效性。思考的立足点,主要是两个:一是考情,二是学情。备考时间相当有限,学生精力更是有限,如何做到“有效”“实在”,是备考时应该关注的重点。
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我备课组制定了这样的备考策略:“一个口号”(向审题抢分数,向规范抢分数,向时间抢分数,向思维抢分数);“二个立足”(立足考情、学情);“三个关注”(时效、突破口、增分点)
在进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备考复习中,我们也力图将此策略运用到课堂教学、训练指导之中。下面谈谈具体的操作。
二、“现代文阅读选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复习的策略与操作
(一)合理规划、重点突破——明确考试需要怎样的备考
高考备考规划很重要,一定要明确这个板块我一定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怎样的效果,哪些知识点、考点一定要讲透,哪些训练点一定要落实。再联系时间安排等作好规划。我们的规划是这样的:
1、总体的安排与操作:先按文体分类作专题复习,再结合具体考点作重点突破
时间安排:10课时 ;其中新闻(含访谈)、传记 、调查报告 ,8课时;针对讲评2课时。
操作流程:指导方法-------分专题讲授文体特征,分析高考试题,指导阅读方法,教与解题方法。配套练习-------授课前:完成高考卷 ;授课后:过关测试卷(自组练习,涉及各个考点)讲评点拨-------结合测试存在问题,找准突破口、增分点
2、结合考点、考题,强化教学重点,实现重点突破:
在“分文本专题复习”中,会发现涉及的知识很多,这就需要进行整合,明确重点。我们在指导过程中主要突出三个内容:文体特征、阅读方法、主要考查形式。具体做法为:
①结合不同的文体,突出不同的阅读重点。如:新闻阅读强调“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和观点的关系”,“传记阅读”强调“注意基本事件、典型细节与传主形象、主题表达的关系”等。
②讲文体特征时,主要选择能够有助于阅读理解、涉及到答题需要的点来重点讲。文体特征一般不用讲得太繁杂,但把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