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2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4 3:47: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5900字。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课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用文字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能够感词人所感,让学生体味艺术美的感染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树立爱国、报国的宏大志向。 
  教学 
  重点 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教学 
  难点 掌握常用的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培养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请学生自由谈论对苏轼的生平情况及对其的认识和看法。然后老师总结,归纳重点,并介绍本首词的创作背景: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己,,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这篇传世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 
  (1)运用多媒体播放影片范读 
  让学生欣赏《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学生在音乐中初步感受词的意境。 
  (2)自由朗读,揣摩作者的情感。 
  (3)学生齐读 
  诵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 
  (4)查找资料,熟悉作者及创作背景; 
  苏轼( 1036 一 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上,眉州眉山人。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 
  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唐代的韩 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个古文家,称唐宋八大家。 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宋四家”分别指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四位书法家。 他和南宋的辛弃疾行成词坛的「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