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00字。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课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用文字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能够感词人所感,让学生体味艺术美的感染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树立爱国、报国的宏大志向。
教学
重点 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教学
难点 掌握常用的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培养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请学生自由谈论对苏轼的生平情况及对其的认识和看法。然后老师总结,归纳重点,并介绍本首词的创作背景: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己,,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这篇传世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
(1)运用多媒体播放影片范读
让学生欣赏《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学生在音乐中初步感受词的意境。
(2)自由朗读,揣摩作者的情感。
(3)学生齐读
诵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
(4)查找资料,熟悉作者及创作背景;
苏轼( 1036 一 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上,眉州眉山人。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
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唐代的韩 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个古文家,称唐宋八大家。 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宋四家”分别指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四位书法家。 他和南宋的辛弃疾行成词坛的「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