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60字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案1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感受作品中深刻、高尚的情感,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获得精神成长。
2、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基本知识,通过本剧,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渴求美好感情、追求幸福、反对禁欲的人文主义精神。
3、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理解人物对话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使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学法建议】
创设朗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提高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1564一1616),英国著名戏剧家,出生于英国中部斯特拉福城一个富裕市民家庭,少年时代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古代语言和文学。后家道中落,前往伦敦谋生。青年时期在伦敦的剧院里打杂,后来才当上一名雇佣演员。后来,他参加编剧的工作,并且成为剧团的股东。他又结识了一些青年新贵族和大学生,扩大了他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接触到古代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这些为他杰出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他的戏剧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也是欧洲以至世界文学的高峰之一。从1590年起至1612年止的二十多年中,莎士比亚一共完成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共一百五十四首、戏剧三十七部。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以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2、资料链接
(1)时代背景: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它是根据意大利民间故事写成的一部悲剧。当时正值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是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母体内孕育的时期,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其主要内容是,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其中,个性解放是针对封建社会宣扬的禁欲主义,要求劳动人民克制欲望、放弃斗争、放弃现世的幸福而提出的,它肯定现世生活,认为现世幸福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莎士比亚早期作品主要是宣扬这种人文主义思想。《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
(2)《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