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教学设计6
- 资源简介:
- 约4320字。滕王阁序
(国际教材人教版必修 5 第 16 课、苏教版必修 4 、山东人民版必修第四册第 3 课)
[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载体之一。在一篇篇灵动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脉搏的涌动,聆听奔放的生命赞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滕王阁序》是古今传诵的骈文佳篇。六朝至初唐时的骈文,多被后世的批评家称为“绣绘雕琢”无病呻吟的无用之文,而王勃的《滕王阁序》可谓是骈文中的精品,虽然也是戴着镣铐的跳舞,但描写生动,情致宛然,和谐优美。《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是他赴交趾探望父亲,路经洪州(今南昌),参与都督阎公在滕王阁举行的宴饮而作。作者充满诗意地描写了滕王阁壮丽倚人的景色,在“遥襟俯畅,逸兴遄飞”之时,又抒发了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深沉的郁愤。因自己的际遇引发了对人生的思索,这远远超出了饮宴饯别的范畴,使文章达意更加深沉、厚重。教学本课时,一是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注释读懂文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培养阅读鉴赏的能力,三是要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引典,深入把握作品的内涵。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整体感知,粗知大意;(2)了解骈文特色,鉴赏语言美;(3)赏析语段,理解作品内涵;(4)比较阅读,进一步把握作品思想内容。
[ 教学策略与教学过程 ]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新唐书王勃传》中有:“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石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王勃的才气由此可见一斑。正因为有如此才华,在路过洪州,参加都督滕王阁宴会时,才能一挥而就,文不加点,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骈文佳篇《滕王阁序》。下面我们一起来拜读这位才子的绝世之作、绝笔之作。
(以人物故事引入,增加了吸引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二、整体感知,理清大意
1 、学生自读课文,查阅工具书,读准字音,做必要的标注。
2 、紧密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先独立阅读,后四人一组,协作解决读不懂的语句。
3 、根据骈文重铺排渲染的特点,重在意会,不必字字落实,对文中的难理解的词句,老师可以适当地点拨,如:“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中的“雾”“星”名词作状语。“襟三江而带五湖”中的“襟”“带”名词的意动用法。
4 、本文语言典丽繁复,但文思缜密,试理清行文的思路。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小结:
第一部分: (第1节) 洪州概貌,胜友宴集
第二部分: (2-3节) 滕王阁秋韵及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 (4-5节) 叙宴集盛况,发人生感慨
第四部分: (6-7节) 自叙遭际,叹盛宴难在
( 骈文是中学生阅读的难点,以上教学设计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详尽的注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不懂的语句,学生相互合作,利用合作的方式,达到合作的目的。 )
三、把握文体,品语言美
1 、投影学生收集的有关骈文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