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阴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文科加试题专项训练试卷
- 资源简介:
- 共25题,约16600字。江苏省淮阴中学高三语文文科加试题专项训练
2009-1-8
加试一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2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限8处,8分)
岭 南 气 候 不 齐 吾 尝 云 菊 花 开 时 乃 重 阳 凉 天 佳 月 即 中 秋 不 须 以 日 月 为 断 也 今 岁 九 月 残 暑 方 退 既 望 之 后 月 出 愈 迟。然予尝夜起登合江楼,……逮晓乃归。杜子美云:“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此殆古今绝唱也。(苏轼《东坡诗话录》)
22.“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涉及了本文提到的一个我国传统节日,是 (1分)
23.文中提到著名诗人“杜子美”,写出他的姓名: (1分)
二、名著阅读题(16分)
24.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 )
A、《家》是老舍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作品通过描写高家这个封建大家庭内部的互相倾轧,控诉了封建礼教的吃人罪恶,揭示出封建家族制度必然崩溃的趋势。
B、 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它是“五四”时期浪漫主义的瑰丽奇峰。《女神》的浪漫主义特征主要表现在:诗中多处采用了排比、反复的手法,并常借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表达感情。
C、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在法兰西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魅力。作品成功塑造了葛朗台这一人物形象,这是一个法国大革命后起家的资产阶级暴发户,他最明显的特征是嗜钱如命和极端吝啬。
D、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作家之一,《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剧中主人公哈姆莱特赞叹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思考“生存还是毁灭”等等,表现对人生的深切关注,体现出强烈的时代色彩。
E、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表达了对王维、杜甫、李白等唐人诗作的欣赏,也表达了自己对诗艺的一些看法。他特别强调诗要有新意,要寄寓情感,不能以辞害意等,这是一种明达通脱的观点。
25.华老栓、赵老太爷、双喜、单四嫂子、陈士成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那篇作品?(5分)
答:
26.《老人与海》中的老人与自然的搏斗是胜利还是失败?为什么?小说塑造这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主题?(5分)
答: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归纳要点,完成27一28题。
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实古已有之。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地质史上,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凡搬不动的粗大砾石,留在原地形成砾石戈壁滩;颗粒适中的粗沙和细沙被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则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就是沙尘经数百万年堆积而成的,华夏文明就是在这块沙尘累积的黄土地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使新西兰火山岛上的土壤更为肥沃,因而被称作“澳大利亚出口的珍贵产品”。从非洲内陆吹向地中海的强风帮助古罗马人使用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