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各市2009届高三调研语文卷精编:文学类阅读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2/7 23:09:05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2190字。  湖北省各市2009届高三调研语文卷精编
  -文学类阅读专题
  整理人:cfbai
  (湖北省百所重点中学2009届高三调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生命
  钟惦棐
  ①当我正像一头公牛而生便遭作践的时候,我在心中甚至和作践者是保持着高度一致的。以为革命要摆脱一些人,是因为它要向前突奔;一些人被作践,将以社会的“新颜”来说明它的必要性。以往二十年的激荡,使我认为不断地让社会发抖,就是革命自身的属性,如今轮到我发抖了,也必将有利于革命自身。不然人们何以会激昂慷慨、唾沫飞贱地说出那许多为我万想不到的话来?
  ②我不“反动”,这是我知道的;但是我浅薄,这也是我知道的;在“监督劳动”之余,我于是奋力读书,如是者二十余年。由“右派”而“摘帽右派”,这时我才开始感到悲凉!心想便是“学富五车”,我拿它作什么用?但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总是难以改变,哪管今天比昨天多认识一个字或者长一点知识,也不能让头脑中机器空转。于是我病倒,再病倒,生命开始衰竭。七九年之后,首先是视力,接着是听力,而电影是视听艺术,我开始有了借贷生命的念头。但当我第一次向表示愿意来协助我工作的同志讲到我的要求时,她被吓得不轻,连夜打电话给派她来的人,意思是无论如何不能掉入这个陷阱里。
  ③这样又过了许久,我的视力更糟了。《新民晚报》赠我一份报纸,但我不敢看,因为它是用小五号排印的,由此而不能看的东西日渐多了起来,无可奈何,便向一位住在外省的朋友求援。
  ④前天来了一位姑娘,是这位朋友的侄女,高中毕业,字写得很好,也颇文静,不像是个从太行山区的小县城里来的人。她的哥哥亲自送她来,头一天是兄妹二人逛大街,夜里,哥哥便乘火车回去了,第二天我出去开会,留她在家里抄了几张稿纸。等到第三天,我还没有起床,妻子便叫醒我,说:“姑娘要走了,我快起来,她说她昨晚一晚没有睡好,一会儿她就要去买火车票了。”
  ⑤我赶紧起来去问她,她说得不多,但总的情况不外是:居住条件不好,还不如她家。她现在是住在我儿子的房里,儿子出差去了。过两天便立秋,天凉快些,便住对面小屋。而小屋塞得满满当当,只可勉强放一张单人床,地上潮湿得像泼过水。她说当她送哥哥上火车时,哥哥不理她了。她哥哥哥只来了一天,她也还什么也没有做,何以便会决心不理她了呢?还不是抱怨她不该来受这份罪么?当然,更重要的理由是她现在是一个国营工厂的临时工,不久便有希望转正,来这里抄抄写写,到哪里算一站?
  ⑥这道理谁都懂得。我们创造了一个“铁饭碗”,饭菜未必可口,但饭碗是铁的!三十多年如此,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少,谁不企求生活中有个保障?况且她独自一人来,既无户口,自然也就不会有粮食关系,今天便算能挣得和她原来相同的工资,将来呢?将来回去,又得重新成为临时工,她还年轻,才十九岁哩!照她说,她们那时的姑娘,二十三岁左右便结婚了,她在这里便算找到个称心的人,没有户口,不也是白搭么?这些事情她不是没有考虑过,否则便不会从山里出来。但除了她所未料的寒酸外,出路、前途、奖金和“铁饭碗”,终于不能不使她惶然却步,并决心回到足以使她踏下心来的现实中去。
  ⑦我们很重视她的饭碗问题,并认为她既要走,便不宜迟。迟了,工厂就不会承认她了。她原是在家庭和工厂都不同意的情况下出来的。来看了看,不满意,就不如早走。于是给了她路费,并加上她来时两个人的花销,叫她快买车票去,下午三时前她便走了。
  ⑧这便是我第二次想借贷生命的结局。
  ⑨我没有悲哀,只有茫然。当旺盛的生命属于我的时候,我对青春和生命的被作践毫不足惜,以为一个人只要存在,就还会把它找回来的。如今感到需要借贷生命了,事情是如此的不易!这不易也不是由于什么人的吝啬,而是每个人都只能按照命运为他们所安排了的生存轨迹滚过去。尽管“铁饭碗”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是很可怀疑的,但它目前还是生存法则中的常规。谁在是违反它,后果也是严重的。何况她今年才十九岁,一旦脱轨,便将有一系列问题无法解决。
  ⑩她的决策是明智的,走了,把我送给她的一部希望她空闲里认真阅读的《世界五千年》也带走了。
  11祝她一路平安,诸事如意。最主要的是工厂不要由于她的唐突而拒绝她继续作为临时工,也希望不致影响她的转正。
  12到于我,茫然过去,也仍将曳尾于涂中,慢慢地向前爬去。西南师范学院有个学生在两个月前写信给我,说我丢失掉他寄来要我“指点”的电影剧本,暑假将来北京,“少不了要在尊府讨杯茶喝!”如今暑假已经过去了一半,尚不见来,来了,我也只好紧闭双眼,任其处置。
  一九八五年八月六日
  (原载1986年第6期《人民文学》,有删节)
  [注]本文作者为著名的电影评论家。
  16.理解第③段“我开始有了借贷生命念头”一句中“借贷生命”的含义,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借贷生命。(4分)
  17.第⑥段,作者说“终于不能不使她惶然却步,并决心回到足以使她踏下心来的现实中去”。请分条概括作者这样说的原因。(4分)
  18.在文中,作者详细描写了一位山西女孩来了又去的过程,这与“生命”有什么关联?(4分)
  19.这篇文章采取了虚实结合、叙述相间的写法。试结合全文,作简要赏析。(6分)
  16.(1)协助作者工作;(2分)(从下句中概括)
  (2)因为作者不断地生病,生命开始衰竭;是他从事的工作性质的需要。(2分)(从上文中概括)
  17.①这位十九岁的女高中毕业生没有正式工作,没有城市户口。②她到实地一看,竟是“抄抄写写”,且又见到始料不及的寒酸。③无望解决出路、前途、奖金、铁饭碗。(答对两点即可,每点2分。答题范围在5、6两段,其中第2点要从第5段中概括,有一定难度)
  18.①说明作者对女孩表示深深的理解和同情,并由此引发出对人生的种种生命状态的感慨。②中国的经济现状规范了人们的经济、心态和行动,谁也不敢轻易违反,小女孩子虽然年轻,离“生命衰竭”还很遥远,但她活得依然艰难。③这和“生命开始衰竭”需靠“借贷生命”去完成他未竟的事业,是一样的艰辛,一样的引人深思。(答对大意即可。要从作者的议论第9段中,联系文章中心作答)
  19.①开头和结尾部分,写自己,是议论,是虚写;中间写被“借贷”的姑娘部分,是记叙,是实写。
  ②文章一开头作者就写道:“当我正像一头公牛而生命便遭作践的时候,我在心中甚至和作践者是保持着高度一致的。”在文章将近结尾时又一次写“当旺盛的生命属于我的时候,我对青春和生命的被作践毫不足惜。”及至老年,“借贷生命”而不得,才感到茫然。
  ③这对生命的追悔是何等地刻骨铭心,也就更反衬出作者“壮心不已”的赤子之心。(每点2分。要交代哪些地方“实”〈叙〉,哪些地方“虚”〈议〉,从虚实和叙议中选取一个角度作答即可)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9届高三调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姑苏看水
  张  宏
  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对水多少有些惧怕。
  街上的地面是湿漉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这个秋末.北方早已是艳阳高照,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一个戴着纱巾的女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
  但是,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别它的造化:水,简直就是这里无所不在的魂魄。
  你走在苏州的路上.会发现始终是被水包围着。
  在古城里,河道被大桥和小桥所连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