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9 7:42:1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3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10040字。
对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它应能全面、系统和综合地汇总学习者的观察力、记忆力、逻辑力和操作力等智力因素以及创作热情、兴趣等非智力因素。
新课标明确提出“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从这些纲领性的语言表述中,可以看出作文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学会忠诚的表达自己,并从中得到愉悦感、解放感和满足感,在“自化”中悟出作文的真谛。
当然,写作教学的“无为而治”,不等于语文教师的无所作为。
王荣生先生说:“作文是中小学特有的事物,它一头连着‘写作能力’的培养,一头连着各式各样的考试,尤其是高考和中考。”如何在两头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寻找一条有效的作文教学之路,恐怕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大到作文体系的设计,小到一篇作文的成型,我们都必须介入,而且是有效地介入,引导学生用生命去体悟生活,用真情去反映生活。高一是起始年级,打基础阶段,在倡导新课改理念的今天,我们更应思考,该做些什么。
一、上学期学生作文情况回顾
1.真情丢失。《考试说明》要求中学生作文要“思想健康,感情真挚”。“感情真实健康”是写作的灵魂。所谓“感情真挚”,就是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能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可是有的学生作文时东拼西凑,套用模式,人云亦云,话语空洞,矫揉造作,把“真情实感”丢失了。
2.想象贫乏。作文失“真”,人们往往把原因归结于缺乏生活,胡编乱造,是用想象代替现实。诚然,编造需要想象,可是,胡编乱造并不一定是想象泛滥的标志,而恰恰可能是想象缺乏的表现。想象需要天马行空,但想象的成立却需要遵循事理和情理,有着特定的逻辑。而这些,需要作者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感受力,需要作者对生活的表象进行创造性改造,需要想象的真切和真实。简单的说,就是要以想象的触角去“逼”真。而恰恰是“虚构”“虚拟”能力的不足,才造成了作文的“虚假”。
3.描写粗疏。对记叙文而言,如果不能以情节曲折见长的话,那就得以细节感人,让细节凝结出精品,但许多学生写的记叙文故事基本完整,也能扣紧话题,可在细节描写上比较粗疏,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别说是亮点了。
4.题材同质。由于视野狭窄,写作“底气”严重不足,于是在作文选材上,翻来覆去就是运用那么一点老掉牙的材料,一写老师就是“三课”——深夜备课,带病上课,为我补课;一写好事就是“三子”——车上主动让位子,上坡帮人推车子,路上捡到皮夹子。这次期末考试,亲情和友情成为大热门,据估算90%以上的同学都以“友情”为主题,材料就是初三年级携手走过。
5.结构近似。学生文章的结构极为近似,可以归结为ABA式,如先谈友情,然后出现误会,最后消除误会,恢复友情。由A及B再回到A。好多学生在文章中展现母亲的“唠叨之爱”,基本上也是呈现同样的ABA模式:对母亲的唠叨不耐烦,顶撞后感觉自己伤害了母亲,后悔同时感激母亲的爱。
6.细节雷同。细节应该是记叙文最有活力也最灵动的部分。记叙文的成功,往往来自于细节的成功,但不少同学习惯于为人造情,甚至为文造细节,于是,在一个班34篇写友情的文章中居然可以吵28次架,又和好了25次,至于雨天送伞,夜里伴读,送上牛奶这样的细节随处可见。标准的写法是这样:深夜的书桌上,“我”正在奋笔疾书。就在这个时候,“吱呀——”房门被推开了。静静的,妈妈来了,正如她静静的走了,摸摸“我”的头,留下了一份温热的牛奶。生活的苍白,观察和感受的缺乏,为了应付考试而产生的功利心,都是造成雷同的根本原因。
7.表达乏善。有些学生选材不错,但写得淡如白开水,有的学生大话空话套话连篇,把一篇本该写出生命过程的记叙文写成了流水账,不少作文词汇贫乏,句子不通顺,错别字多,标点不正确,读来了无趣味。
8.形式杂糅。写成记叙文就是选择生活中的典型事件,讲述你身边发生的或听到的真实事例,要选择生活细节,凸现人物个性,或写出事件的波澜,用形象来感动人,注重叙述和描写方法的应用。但不少学生记叙文写作散文化,如期末考试作文不少学生从亲情、友情、师生情多角度写,加上一些空洞的议论和抒情,把文章写成了“四不象”。
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如果没有精巧的构思、精当的描述、传神的细节、飞扬的文采以及深刻的思想,就只能是写作的“低幼化”表现。平铺直叙,只有“骨架”,没有“血肉”,只会概述不会描述,是学生写记叙文的通病,也是他们写出的文章缺乏感染力,难以打动读者的重要原因。
二、下学期作文教学的思考
学生作文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而新学期教学任务又十分繁重。在苏教版五个必修模块中共有20个写作专题,学生每学期要完成8个专题的写作训练。如果再加上两次模块检测中的考试作文以及平时的随笔,每篇课文后的读写练习、“梳理探究”中的写作练习,显然,一周四课时的课堂教学无法完成这样的写作量。《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里提出:可以按照具体条件和教学需求,根据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业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