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兆传承2009年高考专家押题(三)古代诗歌鉴赏
- 资源简介:
- 北京天兆传承2009年高考专家押题(三)古代诗歌鉴赏
【押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上
董 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⑴诗的第二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⑵诗的第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构思上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⑴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天空比作镜子,把白鸥比作雪花。这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为首句寂静的秋江增添了生意,又是沟通江上景与心中情的桥梁。
⑵诗的第三、四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请求柳树系住垂钓的扁舟,使“我”从此不别故乡。在古诗中,柳总与“别”有关,而诗人在这里不落窠臼,把柳与“不别”搭在一起,构思巧妙,立意高超。
【押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 云 门 寺 阁
孙 逖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⑴这首诗的诗题以“宿”字开头,这一次贯串全篇,请对此作具体分析。
⑵“云门寺”的特点是什么?试结合颈联作具体分析。
答案 ⑴首联,诗人尚在投宿途中,远看云门寺;颔联,诗人初到宿处,点燃油灯,卷起帷幔,观赏窗外的夜色;颈联,诗人睡下,一时还未成眠,游目于室内和窗外;尾联,诗人入睡,进入梦乡。
⑵“云门寺”的特点是“古”和“高”。颈联上句写因年深日久,壁画大部分已脱落,只剩下大雁,足见云门寺之“古”;颈联下句写闪烁的群星像是镶嵌在窗户上,那样临近,足见云门寺之高。
【押题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⑴就诗而言,诗思在我为情,在物为境,请从“情”和“境”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⑵这首诗的第二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
答案:⑴第一句作者以平淡的笔墨来显示自己被贬柳州的“宦情羁思”——凄黯迷惘,第三、四句描写了阳春季节花尽叶落莺啼之“境”,正因为满庭的落叶、莺啼,触动了作者的情思,让作者心意凄迷,倍觉莺啼之乱。由此将“情”“境”结合,“情以物迁”。
⑵承上启下。“意转迷”上承第一句,“春半如秋”下启后两句,在“我”与物、情与境之间起了结合作用。
【押题4】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溪 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鹧鸪天•代人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⑴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感于当时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