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普高招生语文试题湖南卷分析与评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6/25 22:59: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7500字。
2009年普高招生语文试题(湖南卷)分析与评价
2009年高考语文湖南卷承续了往年“典雅厚实”的整体风格,又注意在文化内涵、能力要求等方面做出向新课程高考转变的适当导引,整套试题内容厚实、设题严谨、精神面貌昂扬,体现了一定的地方特色。
试题整体特点
大体说来,2009年湖南语文卷体现了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有常有变,变中求“辩”。“有常有变”是指在基本题型、试卷风格和提问方式大体不变的前提下,结合教学实际和时代要求,在局部做出调整和改变。比如一大题5小题(对联)题型的改变、科学类现代文体例的改变、18~19题检测向度的改变等。“变中有辩”是指命题者在创造新变时,总是注意到与以往试题的内容和体例的联系,注意到在现在的试题与将来的检测目标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从而显示出一种清醒的“辩证”意识。比如科学类现代文,是文字材料关涉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文章;古诗词鉴赏仍以湖南卷常见的“对读”形式出现,但此次对读却引入了从未在湖南卷出现的“词”;18~19题考查“艺术手法”和“象征”,似乎是一种新变,而这类提问对于经历了“文章赏析”训练的广大师生来说,却并不陌生。试卷中的这种“辩证”意识,既体现了明确的现实针对性,也给语文教师应对明年的“变革”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二、内容连贯积极,富于文化蕴含。语文考试不应是纯粹的知识检测,好的语文试题应有内在的生气,为考生上好最后一堂语文课。湖南卷以往所为人称道的地方,正在于这堂课所具有的生气贯注与文化蕴含。今年的湖南卷再一次明显体现出这一特征。科学类现代文主旨是科学伦理,在我国是一个文化前沿课题,也为即将进入大学的学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以往湖南卷此题选材相比,是明显的进步)。文言文《送秦少章赴临安簿序》讲述损益、成败、“迁之为贵”的道理,不仅体现了传统中国文化的生存智慧,对当今面临生存选择的青少年亦具有励志意义。文学类现代文《云南的云》主旨在激发人们超越庸常、“向远景凝眸”,去追求美和崇高;而这些话由我们故乡的作家说出,尤其能与考生产生共鸣。这种积极的人生启迪从一大题的对联到最后的作文题一气贯通,使考生在150分钟时间里一直沉浸在昂扬进取而并非单调的旋律中。这样的命题,可谓有境界。
三、设题难易适中,体现人文关怀。湖南语文卷向来以“厚重”为标的。但这种“厚重”往往使得考生和教师心情“沉重”——比如文言文阅读、默写、文学类现代文等题得分率经常在50%以下。今年的试题在注意提高区分度的前提下,在整体上降低了难度,使之更切近考生实际能力。比如文言文主观题(12~13题)得分率从52.25%提高到57.54%,古诗词鉴赏从41%提高到47%,默写由47%提高到61.3%,文学类现代文阅读题由39%提高到49%。这些提升都是积极的、合理的提升,是困境中的广大语文教师“踮起脚尖”所盼望的一个结果,体现了命题人的人文关怀。
试题具体分析
第一大题,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
5道题的难易度控制比较好,语言材料也很有时代性。其中第5小题由连续两年的句子衔接变为了对联。涉及的知识和能力包括意境的把握、平仄和词性的辨识。B项前八字平仄未对,C项“展翼”与“芙蕖”词性不对;D项意境不对。只有A项“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与“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绿”才对得较为工稳。既要“志远天高”,又要“风平浪静”,命题者颇为考生着想。
第二大题,科学类现代文阅读(9分)。
湖南卷此题以前一直是自然科学类,主要表述方式是说明。今年这篇文章以记叙为主,兼及说明和议论,是一篇关于科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