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与反衬之辨识及演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1/24 9:57:2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610字。此案例包括"病例透析""实例强化""实例剖析""强化演练"等内容,有读有导,有读有练.
  对比与反衬的区别
  周立雄
  【病例透析】
  人世间,沧海桑田,群山有崩塌的时候,大海有干涸的时候,生灵有灭绝的时候,惟有关爱,超然于一切事物之上,永远永远……
  老师评点: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对比反衬手法——纵然群山有崩塌的时候,生灵有灭绝的时候,但关爱却永远存在。这样,本文的结尾就饱含哲理,而且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魅力了。
  老师在点评这段学生习作时说“这里运用了对比反衬手法”,这里真的将两种表现手法并用了吗?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平时所见,很多人在鉴赏诗文时也常说“通过对比反衬出……”这样的话,开始还不以为然,看得多了就勾起了疑问:难道说对比手法中包含反衬手法,反衬手法中包含对比手法吗?带着这个疑问,我遍查群籍,结果发现:按一般的字面意思理解,“通过对比反衬出……”这种说法不错;但如果上升到表现手法的高度,这个说法就是错误的。这得从对比和反衬这两个概念的含义说起。
  所谓对比,就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从而表现出两者尖锐的差别和对立。因此,对比实质上是由同一层面上的对立两极构成的,在“对照”中见“比较”,在“比较”中见“差别”和“对立”,从而突出表现两极或两极中的一极。而这两极是并列的,没有主从之分。如上例:拿群山有崩塌、大海有干涸、生灵有灭绝的时候与关爱永远存在这相对的事物相比较,突出表达关爱永存的道理。这里运用的就是对比手法。
  而反衬则不同,它是衬托的一种,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现手法。它不是同一个层面上的人物与人物、物象与物象间的对照比较,而是两个层面间的背景、环境、条件对人物、物象的映衬相托。它们有“主”有“从”,以“从”衬“主”,其中“从”是背景、环境、条件,“主”是人物、物象。陪衬事物和主要事物朝着相同的方向变化是“正衬”;陪衬事物和主要事物之间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化就是“反衬”。在反衬中,以“从”衬“主”,使被陪衬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如:明明是阳光明媚,但文中人却高兴不起来,倍增忧愁。这就是以“阳光明媚”来反衬人之忧愁。运用反衬,有其独特的作用,对此清代的王夫之有精准的表述:“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益倍增其哀乐。”仍以上例来分析:群山、大海、生灵之“死”与关爱之“生”是同一层面截然相反的事物,没有主从关系,它们是对比而非反衬。
  有一种简便易学的辨别反衬和对比的方法。在反衬中,按常规,被反衬的事物在作为反衬的事物的作用下,应向此方向发展,而结果却向彼方向发展。如:本来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