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设计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16 23:15: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210个字。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合作学习,把握作品的细节,了解、品味作者的语言魅力。
  4.探究与活动,挖掘作品深层次的内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领悟文中作者想暂时忘记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记,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矛盾情绪。
  2.语言运用的技巧。
  难点:
  1.为什么要联想到江南的采莲,为何要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
  2.通感的运用
  三、教学设想:
  1.预习提纲:
  ①看单元导语,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②自读课文,参照注释,查工具书,准确认读,积累词语。
  ③回忆初中学过的朱自清的文章,总结有关的文学常识。
  2.课上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质疑,以小组形式讨论发言。
  3.加强朗读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揣摩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有关朱自清先生的生平、作品等知识。
  在现代散文的长卷中,朱自清的散文独树一帜,引人注目。他以优美动人的篇章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想必那至诚至深的亲情、那生机勃发的自然景象已永驻你美好的记忆中了吧!那就请同学们谈谈你所了解的朱自清。
  学生发言,教师补充(展示投影):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作家、学者。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初中我们学过他的《背影》、《春》。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朱先生的一篇情文并茂的名作《荷塘月色》。(板书文题、作者)
  2.简介《荷塘月色》: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素为读者所喜爱,尤其是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以后,更为人所瞩目。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那么在《荷塘月色》里的朱自清是怎样的人,他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篇文章的呢?下面我们来欣赏这篇课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