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类文学创作教案
- 资源简介:
约6930字。
写作————写传记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传记文学的常识。
2.了解传记体裁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正确运用生动、传神的笔法叙事写人。
2.逐渐搜集积累原始材料,选择和运用材料。
(三)德育渗透点
1.养成积累人生经历中宝贵材料的好习惯,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总结以增长智慧,更好地把握人生航向。
2.向优秀历史人物学习,吸收富有教益的养料,充实人生。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学生活动设计
1.布置课前预习。
2.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写一篇千字左右的自传,上交教师抽阅。
3.用一课时述评学生写的优秀自传,结合“与作指导”中的内容完成知识教学点的内容。
4.布置作业,课外搜集资料,写一篇他人的传记,字数千字以上,不封顶,两周之内随时交教师阅评,完成能力训练
四、教学步骤
1.板书《传记》。
2.述评学生课前交来的预习作业。
3.散发并评点参考例文。
4.讲解写作传记的有关要点和要求。
写作指导:
写传记,是写历史,是写传主一生的历史,写历史中的传主的一生,写传主在历史中的作用和影响。
如实地写作者对传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写、所说、所作、所为,并把这些摆到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及变化中。就是说,需要跟随传主的步履,不虚构,不夸张,不回避,不掩饰。实事求是,写传记的科学基础就在这里。
事迹材料是写传记的必要依托。传记作者的手头都得要有第一手材料,要有个人观察所得、或经过鉴别核实的材料。这种材料来之不易,但只要你付出努力,终有所得。搜集材料的过程,也是认识传主的过程。作者对所搜集拥有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揣摩,日子一久,一个完整鲜活的形象,便渐趋在头脑中形成,把这个自己感受并认识的生动形象写出来,传达给读者,是会让读者产生共鸣的。
写传,要精于对历史人物事迹的发掘,在发掘后的材料中恰当地裁剪出历史人物一生中最能表现其思想性格特点的材料,在写作前搞清这个人物一生中值得注意的事迹,判断出他的主要倾向,而给予客观公正的评述。
有了丰富的史料,还要力求使它生动,赋予其故事性。传记作者的功夫是发现蛛丝马迹,顺藤摸瓜,有机衔接,从衔接中提炼出藏匿其中的故事并将之合理地放大。并且通过对已搜集到的资料反复推敲,找出主人公思想和生命历程的端绪,想办法把笔触伸进其内心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你也将发现很多生动传神的故事。
还有一点,就是需要大量的深入细致的采访,尽可能采访到与传主长期在一起的人。他们在与传主在交往中,自然都会有一些生动情节。写传记,得大面积地采访相关人员,如同沙里淘金,一串串被历史遗忘的珍珠便从他们的口中重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