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复习诗歌鉴赏练习
- 资源简介:
约12780字。 诗歌鉴赏练习 1、阅读下面两首元曲,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双调]清江引 咏梅
贯云石
其一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偏宜①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暗香来梦里。
其二
芳心②对人娇欲说,不忍轻轻折。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包藏几多春意也。
[注释] ①偏宜:偏偏喜欢。交:交结,交朋友。②芳心:即芳情,优美的情怀。
这两首咏梅曲的三、四句都没有直接写梅,但着眼点、手法及表达的情感各有不同。“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两句,着眼于梅花的品性,因此运用对偶、拟人手法,写梅花偏偏喜欢与“雪月”交朋友,不招惹趋炎附势的蜂蝶,表现了诗人贞洁自守,不逐流俗的高尚品格。“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两句,则
2.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8分)
谒岳王墓
袁 枚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咏西湖
郁达夫
楼外楼头雨如酥,淡妆西子比西湖。
江山亦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①。
【注】①:苏轼在杭州任职时在西湖筑防洪堤,后人名之曰“苏堤”。
(1)袁枚诗中涉及到的“伟人”是指明代的于谦和宋代的 。郁达夫的诗句“淡妆西子比西湖”化用了诗人苏轼的“ , ”。(写出原诗句)(2分)
(2)“江山也要伟人扶”“江山也要文人捧”两句诗,一“扶”一“捧”,境界各异,试指出“扶”和“捧”的不同含义,然后说说这两首诗的意境有何不同。(6分)
3、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 清江引 • 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 作者是抓住哪些意象来写“秋怀”的,试作简要分析。 (3分)
答:
(2)结合全曲简要分析“芭蕉雨声秋梦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4分)
答: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余庆
张 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从两诗的内容上看,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4分)
(2)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4分)
5.(8分)
阅读下面这支曲子,完成题目
[双调]折桂令 卢沟晓月
出都门鞭影摇红,山色空濛,林景玲珑。桥俯危波,车通远塞,栏倚长空。起宿霭千寻卧龙,掣流云万丈垂虹。路杳疏钟,似蚁行人,如步蟾宫。
注:①卢沟晓月:北京著名景色。卢沟,指卢沟桥。②鞭影摇红:马鞭在拂晓的霞光中摇动。
(1)简析“桥俯危波,车通远塞,栏倚长空”和“起宿霭千寻卧龙,掣流云万丈垂虹”语句的表达之妙。(4分)
(2)试就曲子的后三句“路杳疏钟,似蚁行人,如步蟾宫”写一段鉴赏性文字。(4分)
6.阅读杨万里的《晓行望云山》,按要求答题。 (8分)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突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1)全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2分)
(2)杨万里诗的最大特点是:要求诗用自己的感官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