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7430字。
《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2010.9
【教学目标】
掌握本文重点实词“发、徒、私、行、明”等;
掌握本文重点虚词“之、其、为”等;
辨识课文中活用的词,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文言实虚词并熟练运用
【教学过程】一、课前延伸(预习学案)二、课内探究
(一) 自主学习
1. 检查预习。
检查预习(提问重点字词句,然后课件呈现预习学案答案)
2.明确目标,安排自学。(由学案知识转化为应对问题的能力)
目标(1)归纳重点词 :发、为(从课文中找出原句并解释)
目标(2)
(07年年四川卷)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07年天津卷)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06年江苏卷)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05年浙江)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05年江苏卷)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目标(3) 综合应用
1.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寡人之骏也。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将奈何?”荀息曰:“不然,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若受我而假我道,是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犹取之内阜而著之外阜也,君奚患焉?”
(选自《吕氏春秋•权勋》)
①假道于虞以伐虢 ①向虞国借道去讨伐虢国
②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 ②如果收下了我的宝玉不借道于我
③必不吾受也 ③一定不会收下我们的(东西)
译文:从前,晋献公派荀息去向虞国借路以便攻打虢国。荀息说:“请用垂棘之璧和屈地所产的良马作为礼物赠给虞公,这样去要求借路,一定会可以得到允许。”晋献公说:“垂棘之璧是先君传下来的宝贝;屈地所产的良马是我的骏马。如果他们接受了我们的礼物而又不借给我们路,那将怎么办呢?”荀息说:“不会这样,他们如果不借路给我们,一定不会接受我们的礼物;如果他们接受我们的礼物而借路给我们,这就好像我们把垂棘之璧从内府转藏到外府,把屈地产的良马从内厩牵出来关到外厩里。有什么好担忧呢?”
2..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选自司马光《训俭示康》)
①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①君子清心寡欲就不会被身外事物所役使
②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②小心谨慎节攒用度,远离罪恶使家室丰裕
御孙说:“节俭是德行中的大德;奢侈是恶行中的大恶。所谓的共,就是相通的地方,是说有道德的人都是从节俭开始的。一个人如果节俭就会贪欲少,君子如果贪欲少就不会被外物所役使,就能够按正道做事;没有地位的人如果贪欲少,就能够约束自己,节俭用度,远离祸害,丰裕家室。所以说:‘节俭是德行中的大德。’一个人如果奢侈就会贪欲强烈,君子如果贪欲强,就会羡慕富贵,为了富贵就会违法招致灾祸;没有地位的人如果贪欲强,就会不加节制的滥用,这样就会使家庭衰败使自己丧失名誉。因此贪欲强烈的做官一定会贪污,一般的平民一定会偷盗,所以说:‘奢侈,是恶行中的大恶。’”
3.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宋濂传》)
①诚然,卿不朕欺 ①确实如此,爱卿没有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