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测试:报告与科普文阅读
- 资源简介:
约8480字。
201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测试:报告与科普文阅读
一、(2011•山东威海检测)阅读下面的新闻调查,完成1~4题。
八成贫困生相信上大学可改变命运
这些天,各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陆续发放。但是,一纸喜报换来的并不都是如愿以偿的笑脸。
6月19日夜,山西省榆社县西马乡新村43岁的陈东生(化名)服毒自杀,原因是他“不堪承受儿子读大学的经济重负”。
8天之后,同样的悲剧再次上演。因为女儿的高考分数达到了二本录取分数线,自己又无力凑够学费,山西省翼城县唐兴镇南官庄村农民李海明在家中上吊自尽。
为何悲剧总在收获的季节里重演?高考贫困生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更需要哪些帮助?
5月10日~6月20日,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监督和指导下,北京锐智阳光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对高考贫困生进行了一次走访调查。本次调查覆盖北京、安徽、湖南、广西、云南、山西、四川等11个省(区、市)的16所高中,共回收贫困高考生问卷322份,高中教师和校领导问卷89份。
调查显示,82.3%的贫困高考生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支出大。其中,平均每年每个贫困高考生家庭的子女教育支出在6 780元左右,高于平均家庭总收入(4 756元),超过2/3的家庭入不敷出,有81.0%的家庭总收入尚不足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
……
2.文章开头的悲剧令人痛心,结合全文分析,如何避免悲剧在收获的季节里重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两起悲剧的发生,一是因为“不堪承受儿子读大学的经济重负”,一是因为自己无力凑够女儿的学费。悲剧是可以避免的,文中第十一段张慧及其父母的做法给了贫困生家庭一个启示:正视困难,勇敢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第十二、十三段“助学贷款的效果”提示政府要最大量地提供助学贷款,第十四段有些人主动放弃贷款和社会资助的原因提示要完善社会救助机制,维护受助者的自尊。第十五段也提示贫困生要自立自强。
答案: ①贫困生家庭要正视困难,做生活的强者;②政府要最大量地提供助学贷款;③完善社会救助机制,维护受助者的自尊。
3.本文在新闻调查情况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全文看,主要使用百分数表达调查情况。如调查“高考生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时,82.3%的贫困高考生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支出大,用“82.3%”很直观地表达出“教育支出大”是绝大多数贫困高考生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其他调查也和这个调查一样。
答案: 主要使用百分数表达调查的情况,这样便于直观地看出每种调查情况涉及的人数比例和某一问题存在的普遍程度。
4.调查中有位同学说:“不想申请社会资助是不想被别人看不起。”高考贫困生该如何消除这样的想法,社会该为此做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调查中的这位同学的心理问题属正常,要解决这个问题,需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受助者本身不要把受助看成是别人给予的施舍,二是社会救助部门要充分考虑受助者的自尊。
答案: ①高考贫困生要认识到贫困不是自己的过错,没必要为此背负过重的精神负担,贫困是奋斗途中的困难,寻求援助是正常的事;②社会援助要规范化,它不是随意施舍,要充分考虑受助者的自尊。
二、(2011•南京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7题。
跳出地球看地球
——记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 周玉明
欧阳自远,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
当我好奇地询问他名字的来历时,他爽朗地笑答:“我出生时,舅父在旁边念书,刚好念到‘有朋自远方来’,所以就取名‘自远’。现在我搞地球科学,这是天意吧!”
1952年9月,欧阳自远跨进了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从事核子地质学的研究工作。后到中国科技大学进修了一年核物理,又到中科院的加速器室进修了半年,在多学科交叉的路径上广泛学习,才使他具有今天洞察风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