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太尉逸事状》教案4
- 资源简介:
约7960字。
《段太尉逸事状》教案
【教学目的】
一、了解“状”这一文体
二、理解本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写作技法及人物刻画特点
三、掌握相关文言知识,落实高考关键实词、虚词、句式、词类活用等
【教学重点、难点 】
一、本文写法上的特点:矛盾冲突揭示人物性格
二、文言词语的积累
【教学方法】:诵读体会、自主学习、点拨引导
【教学时数】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落实高考关键实词、虚词、句式、词类活用等
一、 导入课题:
回顾《鸿门宴》的人物写作特色(个性化的言行、人物互衬法)。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篇同样是写人的文章,看看它在人物的刻画上与《鸿门宴》有何不同。
二、简介作者、主人翁及“逸事状”知识:
作者简介:柳宗元,唐著名文学家,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 因参加王叔元政治革新,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歌上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柳”,代表作《江雪》;同时又努力发展了人物传记、山水记、寓言文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创作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传记文有《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有《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小石城山记》等);寓言散文有《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著有《柳河东集》。
人物简介:段太尉(719—783),名秀实,字成公。唐汧阳(今陕西省千阳县)人。官至泾州刺史兼泾原郑颍节度使。德宗建中四年(783),士兵在京哗变,德宗仓皇出奔,叛军遂拥戴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段在朝中,以狂贼斥之,并以朝笏廷出朱泚面额,被害,追赠太尉。状是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的一种文体。逸事状专录人物逸失的生平之事,是状的一种变体。
三、学生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泾州 汾阳王 蒲 晞 邠州 嗜 嗛 椎 釜 鬲
瓮 盎 槊 躄 恣 戢 晡 柝 谌 巽
Jīng,河水名,泾河水清,渭河水浊,两水在会合处清浊不混,喻界限清楚,是非分明。
Fén,水名,在中国山西省。
pú,蒲,水草也。
xī,破晓、天亮
bīn,古同“豳”,古地名,在今中国陕西省旬邑县
shì,从口,耆( shì)声。爱好
qiè,1、古同“衔”,用嘴含;2、怀恨;3、满足; 4、qiān,通“谦”。谦虚
chuí,1、本义,敲打东西的器具,引申为“敲打”,用椎打击;2、迟钝;3、读音zhuī
fǔ,形声。从金省,父声。本义:古炊器。
lì,本义古代炊器。用于烧煮或烹炒的锅。
wèng,一种盛水或酒等的陶器
àng,从皿,央声。腹大口小的盛物洗物的瓦盆
shuò,从木,朔声。古代兵器,即长杆矛
bì,跛脚
zì,形声。从心,次声。本义放纵、无拘束
jí,本意兵器,引申为“收敛、收藏”(把兵器收藏起来)。
bū,申时,即午后三点至五点。
tuò,古代打更用的梆子
chén,相信
xùn, 1、八卦之一,代表风;2、古同“逊”,谦让、恭顺。
四、通读课文,找出文中重点实虚词、活用的词、古文特殊句式、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等。
五、【基础知识积累】
1.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