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教案之小说阅读——环境描写
- 资源简介:
约6520字。
高考复习教案之小说阅读——环境描写
学习目标:
1、掌握小说中景物描写的种类
2、掌握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3、掌握景物描写题的答题技巧
授课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必修二有关课文,理解下面几处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1、外面见到的只是一个空荡荡、阴沉沉的院子,和二十英尺外的一幢砖砌房屋的墙壁。一株极老极老的常春藤上的叶子差不多全吹落了,只剩下几根几乎是光秃秃的藤枝,依附在那堵松动残缺的砖墙上。——《最后的常春藤叶》
【参考答案】1、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对这凄风苦雨的世界已不再抱任何希望的琼珊的生命之火,也在一点点的微弱下去,病情越来越重。2、与下文写常春藤叶埋下伏笔(相呼应)
2、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祝福》
【参考答案】“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 “钝响”“震耳的大声”“幽微的火药香”等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觉的角度,烘托出沉重的新年气氛。
4、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祝福》
【参考答案】以动衬静,突出了环境的沉寂,渲染出了一种压抑的氛围
5、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祝福》
【参考答案】1、这段描写中将祥林嫂的惨死与人们祝福的盛况构成强烈的对比,进一步揭露了封建社会杀人和吃人的本质,深化了文章的主题。2、这一情节还呼应开头,使小说的结构更臻完善。
6、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好事的军人,且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边城》
【参考答案】交代出了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营造出了一种安静祥和的社会氛围,奠定了文章的基调。
7、河边站满了人,四只朱色长船在潭中滑着,龙船水刚刚涨过,河中水皆豆绿,天气又那么明朗,鼓声蓬蓬响着……——《边城》
【参考答案】烘托出了人内心的欢快之情
8、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