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东山二中高三“文化经典、文学名著、名句名篇和语言积累”一周小测
- 资源简介:
共分为22周,从文化经典、文学名著、名句名篇和语言积累四方面加以编创。
2013届东山二中高三“1﹢1﹢1﹢1”一周小测(1)
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篇第四》)
孔子在这则材料中谈到 与 的关系,是为了阐述什么观点?
二、简述典故:身在曹营心在汉 (第二十六、二十七回)(这一典故常用来比喻人在某一方挂职,心却向往另一方。)
三、默写
1.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2.嗟乎! !(《师说》)
3.于是饮酒乐甚, 。(《赤壁赋》)
四、语言积累(注音)
1.日薄西山( ) 2.淡薄( )
第一周
【答案】一、力与仁。修养仁德并不难。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参考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二、刘备兵败投袁绍,关羽被曹操所俘,曹操礼遇甚厚,拜为偏将军,封为汉寿亭侯,但关羽身在曹宫心在汉,“降汉不降曹”。为报曹操知遇之恩,他杀颜良,诛文丑,解曹军白马之围,但绝不能背叛刘备。后来,关羽打听到刘备下落,拜书告辞曹操,“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找到刘备。
三、1. 吾尝终日而思矣2.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3. 扣舷而歌之
四、1.bó2. bó
2013届东山二中高三“1﹢1﹢1﹢1”一周小测(2)
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食不厌①精,脍②不厌细。食饐而餲③,鱼馁而肉败④,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⑤,不食。不时⑥,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⑦。唯酒无量,不及乱⑧。沽酒市脯⑨,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⑩。(《论语•乡党篇第十》)
【注】①不厌:不厌烦,不排斥,不以为不对。②脍:细切的鱼肉。③饐(yì):食物长久存放,陈旧了,霉烂变质了。餲(ài):食物放久变了味,馊了。④馁(něi):鱼类不新鲜了,腐烂了。败:肉类不新鲜了,腐烂了。⑤饪(rèn):烹调,煮熟。⑥不时:不到该吃的时候。⑦气:同“饩(xì)”,粮食。⑧不及乱:不到喝醉而神智昏乱的地步。⑨脯:熟肉干,干肉。⑩不多食:不多吃,不要吃得过饱而伤肠胃。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在饮食方面十分讲究,他觉得吃的粮食必须要精,而且越精越好;吃的肉必须切得细,而且越细越好。
B、“不时,不食”,可理解为吃饭要定时,也可理解为不吃反季节蔬菜,还可理解为不吃不到成熟期的东西。
C、孔子讲究饮食卫生,他强调在特定的境况下不吃,实际上要阐明的是,吃的环境及吃的意义要大于吃的本身。
D、孔子寓教于生活,从孔子的日常饮食习惯中,弟子们可感受并学习他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2)在“席不正,不坐”选段中,“割不正”与饮食卫生无关,孔子为什么也将它列入“不食”行列?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二、《红楼梦》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判词写的是谁?并说说她料理荣国府的事情。
三、默写
1.风急天高猿啸哀, 。(《登高》)
2. ,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
3.小楼昨夜又东风, 。(虞美人)
四、语言积累
1.别( )扭 2.瘪( )三 3.大伯( )子
第二周
【答案】一、(1)A(“不厌”是不排斥的意思,不是说吃的必须要精细。如果没有条件也就算了,有条件就越精细越好。)
(2)庖者在宰杀猪、羊时,割肉不合常度,这是失礼的行为,所以孔子不吃这样割出来的肉。“割不正,不食”,这是孔子对庖子失礼行为的不言之教,同时也给弟子们树立了榜样。孔子一定“割不正,不食”的行为,也表明他对“礼”的严格遵循。
【参考译文】
饭食不嫌做得精,鱼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变味了,鱼不新鲜了,肉腐烂了,不吃。食物的颜色变坏了,不吃。气味不好闻了,不吃。烹煮得不得当,不吃。不到该吃的时候,不吃。不按一定方法宰割的肉,不吃。酱、醋作料放得不适当,不吃。肉虽然多,(吃时)不要超过主食的数量。唯独酒无限量,但不能喝到昏醉的程度。买来的酒和市上的熟肉干,不吃。不去掉姜,不要多吃。
二、①贾探春②凤姐小产了,不能理事,让李纨协理探春理家。探春接手后,在大观园进行一次“兴利除弊”小小的改革。她着手的事:免掉了宝玉、贾环、贾兰三人上学的点心钱;取消了姑娘们每月重支的头油脂粉的费用;让婆子们承包大观园的果树花草。
三、1. 渚清沙白鸟飞回2. 沧海月明珠有泪3.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四、1.biè 2. Biē 3. bǎi
2013届东山二中高三“1﹢1﹢1﹢1”一周小测(3)
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论笃是与①,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先进篇》)
【注释】①论笃是与——这是“与论笃”的倒装形式,“是”是帮助倒装之用的词,和“唯你是问”的“是”用法相同。“与”,赞许,赞同。
根据以上材料说说孔子所认为的君子观。
二、《红楼梦》
贾府大老爷贾赦想收丫鬟为小妾,不想那丫鬟却说: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我一刀抹死了,也不能从命!(第四十六回)
这丫鬟是谁?请简述这件事情的经过。
三、默写
1.歌台暖响, 。(《阿房宫赋》)
2. ,来即我谋。(《诗经•氓》)
3.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离骚》)
四、语言积累
1.裨( )将2.裨( )益3.湖泊( )4.停泊( )、泊( )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