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开心国学试题汇编
- 资源简介:
约21970字。
开心国学
敏 吕梁市高级中学
第一部分:四大名著知多少
《三国演义》篇: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主要内容:小说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选择题
1.《三国演义》中刘备见诸葛亮家悬挂了一幅对联,写的是( )
A.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答案选A。解析:诸葛亮五十四岁时写给他八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有这样两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演义》作者以肯定句的形式取代了原来的否定之否定的形式,用作诸葛草庐的门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后出师表》。
2.《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的作者是( ) A.杨慎 B.元好问C.罗贯中 D.晏几道
答案选A。解析:这是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
3.《短歌行》是曹操的名篇。《长歌行》和《短歌行》哪个字数多?( )
A.《长歌行》 B.《短歌行》
答案选B。解析:歌的长短不是由字数区分的,而是由歌声的长短来区分的。汉乐府《长歌行》五十个字,曹操的《短歌行》一百二十八个字。
4.曹操写《短歌行》实际上是为了表达一种( )的心情。
A.追求爱情 B.渴求人才 C.寄情山水
答案选B。解析:曹操写《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希望有大量人才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
5.《三国演义》中有“单刀赴会”的故事,历史上也确有“单刀赴会”一事,赴会的是( )。
A.赵云 B.张飞C.周瑜 D.鲁肃
答案选D。解析:单刀:一把刀,这里指一个人。215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便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今湖北公安县),派大将军关羽争夺三郡。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
6.他是一位历史人物;他与“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一典故有关;在一次决定性的战役中,他的军队以少胜多大破敌军;他曾统治中国南方地区达半个世纪之久;曹操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所说的就是他。请问他是( ) A.周瑜B.孙权C.袁绍
答案选B。解析:孙权(182~252),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229~252年在位。传说是中国兵法家孙武后裔。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并于赤壁击败曹操,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219年孙权自刘备手中夺得荆州,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
7.这是一篇散文,文章的作者辅佐两代君主;“妄自菲薄”这一成语即出自此文;作者在文章中说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篇文章写于赤壁之战后的一次出师远征前。这篇散文是( )。 A.《黄陵庙记》B.《后出师表》C.《前出师表》
答案选C。解析:这三篇文章都与诸葛亮有关。据题中条件,只有《前出师表》符合。
8.《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 )
A.赵云、张飞、关羽B.刘备、关羽、张飞
答案选B。解析:“三英战吕布”讲得是袁绍联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猛将吕布一连打败众将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在虎牢关与吕布大战的故事。
9.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 ) A.画饼充饥 B.望梅止渴
答案选B。解析: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