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学练方案
- 资源简介:
约3350个字。
《桃花源记》学练方案
山东刘一心
☆课文导读
本文是以记叙文为主的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穿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
☆基础过关
一、读音辨析
遂迷(suì) 邑人(yì) 间隔(jiàn ɡé) 语云(yù)
豁然开朗(huò)屋舍俨然(yǎn)阡陌交通(qiān mò) 郡下(jùn)黄发垂髫(tiáo)便要还家(yāo) 诣太守(yì)舍船(shě) 屋舍(shè)
缤纷(bīn)怡然(yí)
二、词语释义
缘溪行:缘,沿。
夹岸数百步: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芳草鲜美:鲜美,鲜艳美丽。
欲穷其林:穷,穷尽。
豁然开朗:开朗,开阔的样子。
悉如外人: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咸来问讯:咸,都。问讯,打听消息。
妻子邑人:妻子儿女,同乡人。
叹惋:感叹,惋惜。
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不值得。
处处志之:志,做记号。
三、语句解读
1.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不管(连词)
2.省略宾语的句子。
⑴问(渔人)所从来,便要(渔人)还家。
⑵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
⑶余人各复延(余人)至其家。
⑷辞(村中人而)去。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四、作家作品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五、背景探视
本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陶渊明时年57岁。因为当时正处于东晋末期,社会环境是战乱纷呈,生灵涂炭,陶渊明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隐居农村已十余年,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