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
- 资源简介:
约4890个字。
“活”,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
海口市义龙中学王绥辉
〖摘要〗语文课应该是最鲜活、最具有生命力的课堂,一堂“活”的语文课,就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是我们孜孜以求的语文教学最高境界。让语文课堂教学的“活”起来,需要灵活的教师引导,活跃的课堂气氛,鲜活的学生思维。
〖关键词〗灵活引导活跃气氛激活思维
语文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本文谈是笔者近年来在化语文课堂教学方面的实践体会和理性思考。
一、教师的灵活引导,是语文课堂“活”起来的主导因素。
要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教师必先活起来。教师要以真情实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敬业精神唤起学生的主动精神,以灵活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维活跃,以创新意识燃起学生的创新火花。一堂成功的课,教师必须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这“投入”表现在教师真正地走进教材,走进学生,与学生一起喜,一起悲,一起读,一起背,从而达到一种心灵的交汇,精神的升华。学生在这样一位教师的陪伴下,在这样一位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中,也必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那么这课堂还会不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吗?
1、教师要“活”用知识。
一个语文教师的知识是有限的。聪明的教师一定是善于运用他所掌握的所有知识,来灵活地运用与服务于他的语文课堂。更重要的是,作为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才能熟练地驾驭好语文课堂。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作为语文教师,只有抛弃陈旧呆板的模式,寻求充满生机的教学方法,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语文课才会充满活力!
2、教师要“活”用教材。
语文教材荟萃了中外名家名篇,可读性很强,但由于时空的局限,学生理解困难。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灵活地运用教材。语文教师应采用的方法是“挖掘”和“引进”。所为“挖掘”,就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深化,从“旧文”中挖出“新意”,从“本意”中掘出“新精神”。所谓“引进”,就是把与教材相关的内容或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人或事引入课堂,变封闭的教材为开放的教材。教材中课文所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学生窥一斑未必见全貌,如果只就课文讲课文,势必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封闭和狭隘。如果能以点带面,对语文内容作出适应的挖掘、引进和延伸,把语文放在一个大背景下,给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学习资源,那么,知识必然能点燃智慧的火花,语文课也会因此焕发出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