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暑期发现广州街巷活动作业题目(七年级下册暑期综合性语文学习作业)
- 资源简介:
约11130个字。
2013年暑期发现广州街巷活动作业题目
广州建城历史始于公元214年,其后历经沧桑不断拓展,到清朝初期,形成北倚越秀山镇海楼,南临五仙门靖海门,东抵大东门、西达西门口的城恒格局。直到1918年广州市政公所成立后,实施拆城墙筑马路,开始了广州大规模的市政建设。两千年来广州中心城址一直不变,成就了众多纵横交错、寻古访幽的街巷。
如果说,古老的地图展示的是广州沧海桑田的变化,那一条条知名或者不知名的街巷,则是这些变化的载体。街巷的命名和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教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对研究城市的变迁也有参考的作用。街巷里的广州没有光鲜的城市外表,没有繁忙的车流与人流,没有密集的工厂,街巷里有的是旧房子,旧风俗以至于旧的人……街巷里的广州,陈旧、安静、闲适,悠然自得而又我行我素,这是一个时钟被人为地拨慢后残留的影像,是一个城市文明无法企及的角落。
“发现广州”活动宗旨在于“发现”,我们希望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让大家在生活中更多更深入地了解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广州古城,而不仅仅是路过留影,也希望大家不仅仅是参加我们举办的活动,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也随时随地去发现、去搜寻……
题目说明:
本次发现点共50个,每个发现点分列不同分值,总分104分,不设必做题,选做题。各活动小组在活动时间内自由选择到达的发现点,每完成一题,且符合要求,获得相应分数,以完成并符合要求的所有发现点分值相加为本次发现点得分总值,本小组最终得分=(发现点得分总值- 超时扣分值)。
释义:街牌,可以是街道蓝色街名牌,也可以是街内的蓝色门牌,审核照片时会以清楚显示所要求的街名为准。
安全须知:由于街巷可能会有机动车出入,如果拍摄角度涉及危险位置,请各小组注意避让,注意人身安全。
-------越秀区---------
1.七株榕(1分)
在越秀区的诗书路,一个非常风雅的地名,与“学宫街”几步之遥。街内原有七株古榕而得名,现不存。街内有一石牌记录街名的来源。学宫街里的“番禺学宫”就是古代的“官学”,“省试”就在此举行,其建筑很有南方典型风格。
地址:越秀区海珠中路
要求:在街内石板“七株榕”三字旁合照,照片中要出现地面的“七株榕”。
2.盐运西二巷(2分)
盐运西正街上有一朝观街,此街有一组广州文化壁画,介绍了广州的衣食住行,并有古地图多篇,细读文字会对广州有一定认识.盐运西二巷也在盐运西正街,离朝观街100多米,此街有一非常不错的典故。而广州特色建筑"竹筒屋"在盐运西街上也有。竹筒屋一般分前、中、后三部分,前部为门头厅或前厅,厅后为卧室,中部为过厅及卧室,后部为厨房、厕所。前、中、后三部分用天井分开。天井多铺石板,屋顶采用双层隔热顶,家人洗澡多在厨房、厕所或天井解决。在炎热潮湿的广州,竹筒屋的通风、采光、排水都有明显的适应能力。
地址:越秀区惠福东路侧
要求:在盐运西二巷的“千金买邻”典故水泥牌前合照,照片要出现水泥牌旁的三角亭。
3.文德东路(2分)
1925年,周恩来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军委书记期间,住在文德东路的文德楼,并在此和邓颖超结婚。曾在这里居住过的还有李富春、蔡畅夫妇、李之龙等。李之龙当时任海军局长、代理中山舰长,1926年3月20日凌晨在文德楼的寓所被蒋介石逮捕,由此揭开中山舰事件的序幕。文德路一带,自古是广州古城的一部分。广州古称番禺,据《清一统志•广州府番山条》引《后汉书•地理志》称:“番禺县以有番山禺山得名”,番山,就位于文德路上的孙中山文献馆里。
地点:越秀区文德路旁的文德东路
要求:在文德楼前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