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基于高中文言文《季氏将伐颛臾》课堂的观察与分析
- 资源简介:
约4960字。
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
——基于高中文言文课堂的观察与分析
林燕
一、 观察内容
粤教版必修四《季氏将伐颛臾》
二、 课前准备
1、分组
2、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预习,了解课文课文相关背景,初步掌握文言字词等基础知识。
三、 课堂学习事实
(一) 导入:【投影孔子头像】
师:我们初中学过《论语十则》,知道孔子待人处事的态度是“温良恭俭让”。然而孔子也会发怒,在记载中,孔子发过三次怒。
【投影】
师:第一怒是因为宰予睡觉。可见学生睡觉,老师批评是天经地义的。
【投影】
师:孔子第二次发火了,而且脾气很大,是因为弟子冉有没有说服主子实施仁政。老先生很看重仁。在《季氏将伐颛臾》中,老夫子第三次发火了,这又是冉有惹的祸,到底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
(二) 质疑释疑
(学生齐读课文)
师:在解开孔夫子为何会发怒的原因前,我们先落实文言基础知识。大家在完成《导学案》预习这一课的过程中存在哪些疑问?
生1:“无乃尔是过与”是什么特殊句式,这句中的“是”是什么意思?
师: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句子。有没有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2: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过”是动词“责备”的意思,而“尔”是“你”的意思,“尔”充当了“过”的宾语,但它跑到“过”的前面,所以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
师:所以,这里的“是”的意思是?
(学生表现出茫然)
师:“是”在这里既不是判断词,也不翻译为“这”,它其实只是宾语前置的一个标志,不译。这种情况我们现代汉语中还有相类似的,比如“唯利是图”。
师:还有没有其它疑问?(没有学生举手或示意)
(三) 文本分析
师:本篇课文孔子与弟子进行了三个回合的对话交流。前段时间著名导演胡玫拍了一部电影《孔子》,如果是你饰演孔子或冉有,你觉得该如何表达此时他们的态度。下面我们以同桌为单位来分角色朗读,请大家在朗读时仔细揣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