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材文言文回归复习(《劝学》)《师说》等)
- 资源简介:
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注重实词虚词重要句子。(共12课时)
11课时《渔夫》《报任安书》(教师版)..doc
12课时《逍遥游》《兰亭集序》(教师版)..doc
1课时《劝学》)《师说》(教师版)..doc
2课时《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师版)..doc
4课时《指南》《五人》..doc
5课时《离骚》《烛之武 》..doc
6课时《谏太宗》《廉颇》..doc
8课时《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人》..doc
9课时《滕王阁序》《秋声赋》..doc
第10课时《陈情表》《项脊轩志》..doc
第3课时《六国论》、《阿房宫赋》..doc
第7课时《鸿门宴》..doc
高三教材文言文回归复习
nnren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劝学》、《师说》;
2、掌握关键的文言实词虚词,并能翻译文中的重点语句;
3、能根据高考要求,默写有关名句。
学习课时:1
学习过程:
一、指导复习活动:
1、学生分别快速阅读《劝学》、《师说》,复习重点字词句。
2、朗读《劝学》、《师说》。自由朗读、诵读等
二、师生共同梳理
(一)重点实词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停止 )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 符合 ,合于 )规
3、金就( 靠近 )砺则利。
4、吾尝终日而( 连词,修饰 )思矣
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清楚 )
7、假( 借助 )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 横渡 )江河。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 具备)焉。
1、《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
2、掌握关键的文言实词虚词,并能翻译文中的重点语句;
3、能根据高考要求,默写名句。
学习过程:
一、指导复习活动:
1、学生分别快速阅读《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复习重点字词句。
2、朗读《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自由朗读、诵读等
二、师生共同梳理
(一)重点实词
1、《六国论》、《阿房宫赋》;
2、掌握关键的文言实词虚词,并能翻译文中的重点语句;
3、能根据高考要求,默写名句。
学习课时:1
学习过程:
一、指导复习活动:
1、学生分别快速阅读《六国论》、《阿房宫赋》,复习重点字词句。
2、朗读《六国论》、《阿房宫赋》。自由朗读、诵读等
二、师生共同梳理
(一)重点实词
(1) 秦以( )攻取之外
(2) 小( )则获邑,大( )则得城
(3) 其实( )百倍
(4)固( )不在战矣
(5)思厥先祖父( )
(6)以( )有尺寸之地
1、《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
2、掌握关键的文言实词虚词,并能翻译文中的重点语句;
3、能根据高考要求,默写名句。
学习课时:1
学习过程:
一、指导复习活动:
1、学生分别快速阅读《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复习重点字词句。
2、朗读《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自由朗读、诵读等
二、师生共同梳理
(一)重点实词
1、予除( )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 )诸路军马。
2、士萃( )于左丞相府
3、予羁縻( )不得还
4、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 )北
5、穷饿无聊( ),追购( )又急。
1、《离骚》、《烛之武退秦师》;
2、掌握关键的文言实词虚词,并能翻译文中的重点语句;
3、能根据高考要求,默写有关名句。
学习课时:1
学习过程:
一、指导复习活动:
1、学生分别快速阅读《离骚》、《烛之武退秦师》,复习重点字词句。
2、朗读《离骚》、《烛之武退秦师》。自由朗读、诵读等
1、《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谏太宗十思疏》;
2、掌握关键的文言实词虚词,并能翻译文中的重点语句;
学习课时:1
学习过程:
一、指导复习活动:
1、学生分别快速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谏太宗十思疏》,复习重点字词句。
2、朗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谏太宗十思疏》。自由朗读、诵读等
二、师生共同梳理
(一)重点字词句。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1)使人遗( )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 )璧。
(2)秦城城恐不可得,徒( )见( )欺。
(3)欲勿予,即患( )秦兵之来。
(4)臣尝有罪,窃( )计欲亡走燕。
(5)大王亦幸( )赦臣。
1、《鸿门宴》、《秋水》、《非攻》;
2、掌握关键的文言实词虚词,并能翻译文中的重点语句;
学习课时:1
学习过程:
一、指导复习活动:
1、学生分别快速阅读《鸿门宴》,复习重点字词句。
2、朗读《鸿门宴》。自由朗读、诵读等
二、师生共同梳理
(一)重点字词
1、 秦时与臣游( ),项伯杀人,臣活( )之
2、 沛公奉卮酒为寿( ),约为婚姻( )
3、 公敢( )入乎
4、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 )项王
1、《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
2、掌握关键的文言实词虚词,并能翻译文中的重点语句。
学习课时:1
学习过程:
一、指导复习活动:
1、学生分别快速阅读《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复习重点字词句。
2、朗读《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自由朗读、诵读等
二、师生共同梳理
重点字词句
1、危而不持,颠而( )不扶,则将焉( )用彼相( )矣?
2、且( )尔言过( )矣。
3、虎兕出于( )柙,龟玉毁于( )椟中,是谁之过( )与?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 )必为之辞( )。
1、《滕王阁序》、《秋声赋》;
2、掌握关键的文言实词虚词,并能翻译文中的重点语句;
3、能根据高考要求,默写有关名句。
学习课时:1
学习过程:
一、指导复习活动:
1、学生分别快速阅读《滕王阁序》、《秋声赋》,复习重点字词句。
2、朗读《滕王阁序》、《秋声赋》。自由朗读、诵读等
二、师生共同梳理
(一)重点字词句。
1、襟( )三江而带( )五湖
1、《陈情表》、《项脊轩记》;
2、掌握关键的文言实词虚词,并能翻译文中的重点语句;
学习课时:1
学习过程:
一、指导复习活动:
1、学生分别快速阅读《陈情表》、《项脊轩记》,复习重点字词句。
2、朗读《陈情表》、《项脊轩记》。自由朗读、诵读等
二、师生共同梳理
1、重要实词
(1)臣以险衅( ),夙( )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 )背
(2)行年四岁,舅夺( )母志 门衰祚( )薄,晚有儿息( )
(3)茕茕( )独立,形影相吊( ) 而刘夙婴( )疾病
(4)逮( )奉圣朝 前太守臣逵察( )臣孝廉
(5)寻( )蒙国恩,除( )臣洗马 日薄(
学习目标:
1、复习、整理《报任安书》、《渔父》;
2、掌握关键的文言实词虚词,并能翻译文中的重点语句;
学习课时:1
学习过程:
一、指导复习活动:
1、学生分别快速阅读《报任安书》、《渔父》,复习重点字词句。
2、归纳整理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
二、师生共同梳理
(一)重点实词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两次 )拜言。
2、少卿足下:曩者(从前 )辱赐书( 信 ),教以慎于接物,推(推荐 )贤进士为务。
3、阙然久不报(回复 ),幸 ( 希望 )勿为过(责备 )。
1《逍遥游》《兰亭集序》
2掌握关键的文言文实词虚词,并能翻译文中的重点词句。
3 能掌握高考要求,默写有关名句。
学习课时:1
学习过程:
一:指导复习活动:
1 学生分别快速阅读《逍遥游》《兰亭集序》,复习重点字词句。
2 朗读《逍遥游》《兰亭集序》。
二:师生共同梳理:
(一)重点字词句
《逍遥游》
1、此小大之辩(同“辨”分辨,分别)也
而御六气之辩(同“变”变化)
2、之二虫又何知(知道)
知不及大知(同“智”智慧)
3、北冥有鱼,其名(名称)为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