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论语》选读复习之《中庸之道》讲义
- 资源简介:
约3730字。
高三《论语选读》复习之《中庸之道》讲义
一、熟读文本,积累知识
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至:到、达
B.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 适:亲近
C.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由:遵循,遵从
D.乡原,德之贼也 原:通“愿”,谨慎老实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必也狂狷乎君子亦有恶乎 B.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狷者有所不为也
C.恶勇而无礼者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 D.师与商也孰贤子曰:“未可也。”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无适也,无莫也 B.乡原,德之贼也C.然则师愈与 D.不得中行而与之
4.下列加点的字都属词类活用,其中与“必也狂狷乎”中的“狂狷”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A.博我以文 B.孰能为之大 C.曾皙后 D.风乎舞雩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得中行而与之 与:跟从 B.小大由之 由:遵从
C.乡原,德之贼也 贼:盗贼 D.恶居下流而讪上者 讪:讥笑
6.关于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1)不得中行而与之 礼之用,和为贵 (2)狂者进取 恶称人之恶者
A.两个“之”相同,两个“者”也相同B.两个“之”不同,两个“者”相同
C.两个“之”相同,两个“者”不同D.两个“之”不同,两个“者”也不同
7.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狂者”流于冒进,敢作敢为;“狷者”流于退缩,不敢作为。这两种人的作为都不合乎中庸之道,因此不能与这样的人交往。
B.“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