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50
- 资源简介:
共5则阅读材料,共题30题,约9900字。
高三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为郡族姓。堪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及即位,中郎将来歙荐堪,召拜郎中,三迁为谒者。使送委输缣帛(转运积聚的布帛),并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成都既拔,堪先入据其城,检阅库藏,收其珍宝,悉条列上言,秋毫无私。慰抚吏民,蜀人大悦。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领骠骑将军杜茂营,击破匈奴于高柳,拜渔阳太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帝尝召见诸郡计吏(主管考核官员的官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蜀郡计掾樊显进曰:“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帝闻,良久叹息,拜显为鱼复长。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选自《后汉书》)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见堪志操,常嘉焉。 嘉:赞许
B.在道追拜蜀郡太守。 拜:授予官职
C.赏罚必信。 信:坚信、相信
D.劝民耕种。 劝:鼓励、劝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吏民皆乐为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B.汉从之,乃示弱挑敌。 良乃入,具告沛公。
C.击破匈奴于高柳。 因击沛公于坐。
D.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及(刘秀)即位,中郎将来歙荐堪。
B.使(张堪)送委输缣帛,并领骑七千匹。
C.在道追拜(吴汉)蜀郡太守。
D.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公孙述)战死城下。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张堪“为政贤能”的一组是
① 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②收其珍宝,悉条列上言,秋毫无私。③使送委输缣帛,并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④张君为政,乐不可支。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⑥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堪年少时品行超群,把父亲留下的数百万家产让给侄子,自己来到长安受业,受到诸儒的称赞。
B.张堪受命协助大司马吴汉征伐公孙述时,献奇策,以示弱挑动敌人出战,打败公孙述,攻占了成都。
C.张堪率兵入成都,首先派兵加固了城防,检阅军队,清查仓库,收其珍宝,并一一和皇上说明,没有半点儿占有。
D.张堪任渔阳太守时,不仅捕击奸猾之人,抗击匈奴入侵,力保边疆太平,而且还辟田劝家,使百姓殷实富足,其乐融融。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
(2)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
参考答案:
1.C 2.D 3.C 4.A 5.C6.(1)当时吴汉的部队只剩下七天的军粮,因此暗地准备船只想要退兵。(2)张堪以其仁慈之心爱护部下,他的威名足可以讨伐奸贼。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班超久在绝域,年老思土,上书乞归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谨遣子勇随安息献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勇目见中土。”朝廷久之未报,超妹曹大家上书曰:“蛮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奸宄之原,生逆乱之心。而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