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例及反思
- 资源简介:
约4270字。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例及反思
中山纪念中学 郭跃辉
一、【教学目标】
积累字词语法、分析论证方法、了解孔子治国思想
二、【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对话合作。
三、【教学时数】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第一步:导入
教师导入:“在我们的印象中,孔子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学者,实际上,孔子也会有发怒的时候。《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几次发怒。例如有一次他看见学生宰予白天睡觉,孔子对他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这个批评是很严厉的。再比如他的学生冉有,季氏的家臣,经常替季氏不择手段地聚敛财富,孔子生气地对别的学生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本文《季氏将伐颛臾》也是针对冉有的一次‘怒火’。让我们一起走进《季氏将伐颛臾》。”
(二)第二步:围绕题目,简介写作语境
题目:季氏将伐颛臾
简介:(1)季氏,鲁国执政大夫,掌握着鲁国政权,经常做出一些违背礼节的事情。这是一个礼崩乐坏、陪臣执国政的时代,孔子对这一切充满了愤怒。他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2)颛臾,附属于鲁国的小国。季氏攻打颛臾的原因,有人说是季氏贪图颛臾的土地,有人说季氏与鲁君矛盾极深,鲁君历代鲁君欲除季氏,季氏恐颛臾再为患,这就助了鲁君,故欲攻之。 季氏担心的不是颛臾,而是担心鲁君收拾自己,颛臾为其内应。(3)将,《春秋》中 没有记载此事,或许战争并未发生。
(三)第三步:提出问题
教师设计问题:这篇文章是由人物对话构成的,现在我们写对话的时候,一般会在“说”字前加上一些修饰或者限定语,例如“笑着说”、“皱着眉头说”、“含含糊糊地说”等。细读课文,在下列括号中填上合适的修饰词语。
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地)曰
2、孔子( 地)曰
3、冉有( 地)曰
4、孔子( 地)曰
5、冉有( 地)曰
6、孔子( 地)曰
(四)第四步:探究法分析课文
独立思考上述问题,形成比较有条理的答案,然后小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