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组织复习的技巧
- 资源简介:
约10510字。
【余映潮】教学指导:教师组织复习的技巧初中语文总复习的全部时间不能超过两个月。在短短的八周时间中要对中考作文进行扎实深入的复习,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从内容上讲,它讲究系统性、实用性、针对性;从安排上讲,它讲究技巧性和科学性,每一个方面的疏忽和肤浅都会影响到复习效率的提高。因此,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掌握一定的组织中考作文复习的技巧。下面介绍这样几个方面的作法。(一)合理地划分复习的阶段
划分复习阶段的过程,也就是规划复习的步骤、安排复习内容的过程。它在科学分析、统筹兼顾的基础上勾画出复习进程的基本轮廓,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从而确保复习内容的系统和周全。一般来讲,可这样进行划分:1.教材梳理阶段此阶段是作文总复习的基础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师生合作,对初中语文教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梳理,通过梳理明确复习的重难点,明确所要借鉴的内容,明确所要撷取的材料,使复习的内容有据可依,让复习的内容心中有底。梳理的主要内容有:(1)初中语文三种主要文体的训练序列应使之表格化,从中窥见复习的重难点,从中找到需要加强训练或补充的内容。如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记叙文大作文的训练主要有如下的14次:①说自己想说的话,①说话要真实、要实在,③说话要有条理,④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反映生活,⑤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具体,⑥展开想象,拓宽思路,⑦写人记事要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⑧写人记事要注意记叙顺序,⑨围绕中心选择材料,⑩要根据中心确定详略,11叙述结合描写,12在记叙中穿插议论,13人物小传,14新闻报道。这14次训练中的12次集中在初中一年级,初中二年级则完全没有记叙文的作文训练。我们再来看人教社原统编教材的训练体系,人教社原统编教材安排了18次记叙文大作文写作训练,其中记事、写人的训练点有:①记叙一件事,②记叙生活中的见闻,③记一次参观或访问,④选用片段材料写人,⑤写一件新鲜事,⑥写一个熟悉的人,⑦写自己深受感动的事,⑧记叙比较复杂的事,⑨通过几件事记叙人物,10在记叙中穿插议论,11在记叙中穿插抒情等十余次。对比的结果表明: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作文训练点远没有原统编教材的训练目的明确。从中考复习应试的角度来看,原统编教材的训练点更有实用价值。通过教材梳理,我们就可以借鉴统编教材的训练安排,调整总复习中的作文训练点,以更加准确地逼近考点。(2)初中语文教材中可供利用的材料,特别是议论文写作中所需要的论据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名人名言、人物故事、历史风云等方面的内容不少,但在中考作文中的利用率很低。考生在考场上往往为寻找可*的论据而搜索枯肠,却不知道教材就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如通过分类排列,以时代新风、艰苦奋斗、立志、正气、勤奋、谦虚、修养、爱国、荣誉、友爱等为专题,则可以集纳如下面内容的许多熟悉而且大有用场的材料:·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双眼呆滞无神,不适合学戏,天资的欠缺使他更加勤奋。他每日仰望天空飞鸽,追逐飞鸽的身影;俯视鱼缸水底,紧盯遨游的金鱼;用火柴棍撑起眼帘,锻炼眼睛顾盼。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那双眼睛终于变得如一汪秋水,脉脉有情。 ·宋代福州陈正之,性愚钝,读书一次只能读50字。一篇短文竟需两百遍才熟,但他勤学苦练,天长日久竟成为博学之士。·鲁迅先生有一条裤子穿了好几十年。他的好友劝他换条新的,鲁迅说:“我岂但不穿新棉裤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生活太安逸,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3)初中语文教材中所表现出来的三种主要文体的写作模式这对于考场作文指导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在归纳、提炼的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课文写作知识,对即将参加考试的同学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使他们觉得这些知识非常新鲜、有用。如总结出来的“写人”记叙文常见的构思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