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简答题汇编
- 资源简介:
约22520字。
《红楼梦》简答题汇编(续)
1.简述《红楼梦》中香菱的身世。(2009届江苏省百校高三样本分析考试)
答:香菱,原名甄英莲,甄士隐的女儿(1分)。三岁时被拐子拐走,先被卖给公子冯渊,冯渊死后,被薛蟠强买为妾,改名香菱,随薛家进住贾府,曾拜黛玉为师学诗(2分)。香菱为薛蟠正妻夏金桂所妒,备受折磨。夏金桂本想毒死香菱,谁知反而误喝毒药而死。薛蟠出狱后,薛姨妈要儿子把香菱视为媳妇,但香菱最后还是因难产而死。(2分)
2.《红楼梦》中作者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个悲剧人物,请分别简要概括三人的悲剧命运。
答:贾宝玉终于背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泪而死;薛宝钗虽被尊为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凄凉孤苦。
3.史湘云感到无聊,见柳花飞舞而咏《如梦令》,黛玉、宝钗等人亦咏。同是咏柳絮,黛玉和宝钗的词作却境界不同,请作简要说明。(6分)(70回)
答:黛玉叹息“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从飘游无定的柳絮,联想到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预感到薄命的结局,把一腔哀婉缠绵的思绪写到词中去。宝钗的词中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句,充满了开朗乐观的情绪,婉曲表达了她心中对更高地位的追求。
4.写出“强于污淖陷渠沟”的上一句,并简要说明黛玉作此诗的背景。(5分)(2012届镇江市5月模拟卷)
答:质本洁来还洁去(1分)。黛玉去见宝玉,被晴雯误会而拒之门外,又听到宝玉、宝钗说笑声(2分),心生寄人篱下的身世之悲(1分),第二天葬花时感花伤己而作(1分)。
5.结合林黛玉的身世经历,简析其性格形成的原因。(5分)
答:出生苏州官宦之家,聪慧有才,知书达理;父母早亡,寄居贾府,敏感多愁,谨慎多疑;和宝玉生活相处,产生真情,鄙视功名,形成叛逆思想,追求自由的生活。
6.下面是《红楼梦》中人物的“别号”,请分别写出是哪些人物?(6分)
①稻香老农(李纨) ②潇湘妃子(林黛玉) ③蘅芜君(薛宝钗) ④枕霞旧友(史湘云) ⑤蕉下客(贾探春) ⑥怡红公子(贾宝玉)
7.探春有才干有魄力,她治家理财的能力在她代王熙凤治家时得到了彰显,请问她具体做了哪些兴利除弊的事?
答:①探春的舅舅赵国基死了,她不徇私情,不顾母亲赵姨娘的哭闹,按规矩给了二十两的礼钱;②免了宝玉、贾环等人以上学为名义,实际上作为袭人、赵姨娘等零花的月钱;③ 免了每个小姐每月置办头油和粉的二两银子,并发现了贾府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买办”现象;④派专人管理贾府的花园,花园的收益除了少部分拿出公用,其余全属于管理者自己。
8.《红楼梦》中“潇湘馆”名称有着怎样的内涵?(5分)(2012届南京二模卷)
答:黛玉诗号潇湘妃子(1分),潇湘馆多种湘妃竹,象征着黛玉的不屈不挠、淡雅清高的高洁品格(2分);化用舜潇湘二妃娥皇、女英千里奔丧、泪洒青竹的典故(1分),暗示黛玉以泪还恩的悲剧命运(1分)。
9.《红楼梦》“抄检大观园”的情节,表现了贾府“三春”什么样的性格特征?(6分) (2011届苏北四市二模卷)
答:探春是怒斥抄检大观园。头脑清醒而有见识,敢作敢为。 迎春只求自保,不为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