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29份打包)
- 资源简介: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第1单元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第2单元 辨析并修改病句.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第3单元 第1节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第3单元 第2节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第4单元 图(表)文转换.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第5单元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2部分 古代诗歌鉴赏 第2单元 第1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2部分 古代诗歌鉴赏 第2单元 第2节 鉴赏诗歌的语言.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2部分 古代诗歌鉴赏 第2单元 第3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2部分 古代诗歌鉴赏 第3单元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3部分 文言文阅读 第1单元 第1节 文化常识与文言实词.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3部分 文言文阅读 第1单元 第2节 文言虚词与文言断句.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3部分 文言文阅读 第1单元 第3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3部分 文言文阅读 第1单元 第4节 文言句式与文言翻译.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1单元 第1节 概括、分析小说情节.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1单元 第2节 鉴赏小说形象.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1单元 第4节 赏析艺术手法——技巧运用与语言艺术.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1单元 第5节 小说探究题.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2单元 第1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2单元 第2节 概括内容要点、鉴赏作品形象.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2单元 第3节 理解文中重要词句.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2单元 第4节 文本探究题.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5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1单元 第1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5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1单元 第2节 理解词句,把握观点.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5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1单元 第3节 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5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2单元 第1节 新闻阅读.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5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2单元 第2节 访谈阅读.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5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3单元 科普文阅读.doc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5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doc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时间:45分钟 分值:48分)
注:每小题3分。
1.(2016•西安一模)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现实版的寂静岭”“城堡废墟”“鬼城”,这些________的名号说的都是同一个地方——沃德兰游乐园。它就是规划中的“亚洲最大游乐园”。
②美国白宫22日发表声明称,新疆暴恐事件是针对无辜平民“卑劣”且“________”的暴力袭击事件,美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③近期,美国媒体炒作的“中美处于危险临界点”的说法过于________,属于中国威胁论的老调重弹。
A.耸人听闻 骇人听闻 危言耸听
B.危言耸听 骇人听闻 耸人听闻
C.骇人听闻 危言耸听 耸人听闻
D.耸人听闻 危言耸听 骇人听闻
解析 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危言耸听: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听话的人吃惊。指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震惊。
答案 A
2.(2016•沈阳三校联考)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近日,《小时代3》首剪预告片公布,除透露主角们为爱反目的混乱关系剧情外,更显示华丽无比的视觉震撼,根本就是一场没有最大牌只有更大牌的时尚盛宴,让一众屌丝________地垂涎艳羡。辨析并修改病句
(时间:45分钟 分值:52分)
1.(2016•郑州一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美国新任国务卿约翰•克里曾把拉美称作美国“后院”,然而,“棱镜”事件的曝光,不仅引起一些相对友好国家的不满,同样令原本与美国“交恶”的国家愤怒。
B.权威部门测算,到2015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3.2万亿元,这成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消费的重大利好。
C.近日安倍政府要把“侵略”“南京大屠杀”等从教科书中抹去。日本历史教科书一改再改,真相渐行渐远。一个国家不正视历史,怎能如何辨明未来?
D.浙江省江山中学赴美夏令营承办方、江苏省镇江博悦国际交流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确实不具备承接出国夏令营的行为。
解析 A项,不合逻辑或语序不当。应该是“不仅令原本与美国‘交恶’的国家愤怒,同样引起一些相对友好国家的不满”。C项,成分赘余。将“如何”删除。D项,搭配不当。“行为”改为“资质”或“资格”等。
答案 B
2.(2016•昆明质检)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选拔干部的过程中,个别地方简单地将学历等同于能力,过度强调年轻化、知识化,缺乏对干部人选的综合考量,这助长了领导干部“学术镀金”的动力。
B.教育部将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要求签订校园诚信承诺书,涵盖学业诚信、学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时间:45分钟 分值:53分)
题组一 语言连贯
A组 语句复位与排序题
1.(2015•湖南卷)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 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________,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
A.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
B.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
C.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
D.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
解析 本题从选词填空的角度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文段开头从游踪说起,先是“进入石洞来”记所看景象。接下来,又有景象映入眼帘,此句用“再进数步”开头,就与前一句“进入石洞来”形成前后呼应。横线后面,是“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所以横线的最后应是“雕甍绣槛”,前面两个短语比较,显然“两边飞楼插空”与“雕甍绣槛”联系更紧。“平坦宽豁”是眼前之景,放在“渐向北边”之后,更符合人的视觉习惯。
答案 C
2.(2016•惠州调研)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________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时间:45分钟 分值:76分)
1.(2016•九江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低头玩手机。”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日益发达,智能移动的电子产品渐渐充斥我们的生活。“低头族”“手机控”数不胜数。正是这些电子产品成为人类情感沟通的屏障,成为扼杀情感的杀手。
请就此现象写一段公益广告词。要求:语言表达鲜明、生动;不超过4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低头族”“手机控”非常普遍,其让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感情疏远,让人们忽视掉身边的美景。所以公益广告词就要从这个角度入手,意在提醒人们,多关注身边人、身边景,而不是一味沉浸在电子产品中。
答案 (示例一)最是那一低头的冷漠,拉开了亲人、朋友间的距离;抬起头来,珍惜身边的人吧。
(示例二)让所有的时光,真正成为感情的纪念,而不是被手机消磨掉的指间沙。
2.(2016•洛阳统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话。(4分)
鉴于有些学生在期末试卷上书写潦草,难以辨认,某大学教授给他的两个研究生布置了一项特别的寒假作业——练字。对此,两人都赞成,但角度不同,各有道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时间:90分钟 分值:300分)
1.(2016•郑州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生活中,表示要善于向有长处的人学习或随时以周围的人为鉴的意思,我们常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的《无题》中,用两个比喻句表达对亲人的无限思念,这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常用来歌颂人民教师的奉献精神)
答案 (1)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2)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3)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2.(2016•石家庄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叙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3)《曹刿论战》中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取信于民”用原文中的话来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以情。
答案 (1)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概括、分析小说情节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一、(2016•吉林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卖蘑菇的女孩
刘艳杰
天气寒冷,我习惯步行上班。老君台后街的菜市路口是我上班的必经之处,在那里总能遇见一个约摸十二三岁的女孩,她总是站在距离路口30米远的一个水泥墩旁卖蘑菇。水泥墩上一层污渍,凌乱地涂着些小广告。女孩将竹篮放在水泥墩上,竹篮里盛满了新鲜的蘑菇。女孩一只手搭在篮系上,另一只手套进像自己缝制的棉手套里,一直勾头瞅着竹篮里的蘑菇,偶尔抬头瞟一眼过往的行人。
女孩引起我的注意。
这天我提前半小时出门。冬天早晨气温低,夜晚霜雪落满地。女孩站在那里,似乎有些羞赧,半天不说一句话,不像其他菜贩子,老远招揽行人来买菜。女孩的生意有些惨淡,十多分钟才有一个人来买蘑菇。我走过去站在女孩的蘑菇摊前。“叔叔你好,买蘑菇不?”女孩见我站在地摊前,一脸兴奋地问。
“给我称两斤。”我抬头看女孩一眼。其实我和家人都不太喜欢吃蘑菇,平时也很少买。女孩笨拙地一手掂秤杆,一手往秤盘里轻放蘑菇。“请你放心,买俺的蘑菇保你不吃亏。俺这蘑菇不掺水,吃不完放个十天半月也冻不坏。”女孩边称蘑菇边解释。“我就是听说你卖的蘑菇不掺水才来买的。”我冲女孩笑着说。
女孩把称好的蘑菇装进食品袋后递给我。我数给女孩六块钱,女孩随即找回一块钱,我一怔:“两斤不正好六块钱吗?”概括内容要点、鉴赏作品形象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一、(2016•唐山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水 啊
张 炜
在水边筑屋可能是人生的又一个梦想。大都市的罪过之一就是远远地阻隔了人与水的亲近。尽管比较聪明的筑城人总是想方设法把水引入城区,但他们所能做的仅仅如此而已,绝大多数的城里人还是与水无缘。那些以水著称的城市,如果实地考察起来,会让人觉得那一点点水简直算不了什么,微不足道。水啊,自然的心灵,大地的眼睛,可以洗涤万物的清澈之源,就这样不见了。而人离开了水会是不幸的。
可能由于我出生在大水之滨,所以一离开了水就有一种焦躁不安,总害怕生活变得过于干枯。许多年里几乎是一路逐水而行,水在不知不觉间牵引着人生轨迹。行走在城乡之路,只要是眼前出现一片大水,立刻有一种愉悦和亲近感。无论在哪里,只要看到一片水被污染了,心头立刻会泛起一种绝望感,这绝望会压得人透不过气来。人类的恐惧不安和肮脏,这一切都等待水来洗刷,可是人类却先自己动手把水弄脏了。人的视野里如果能有一泓清水,就成了人生中最质朴最诗意的追求。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一、(2016•唐山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痴狂才子钱钟书
李 鹿
2010年11月21日是钱钟书的百年诞辰。这位“文化昆仑”的生日曾经鲜为人知,直到近年才大白天下,一是因为钱钟书本人也记不清自己的生日,二是他极不愿意被人祝寿,故而保密。在他八十岁那年,亲朋好友、机关团体、学界人士纷纷要给他做寿,一位朋友打电话来询问钱老生日具体是哪天,夫人杨绛玩笑着挡驾:“没有哪一天啦!”原来钱钟书早已有言在先:“不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钱,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这是典型的钱氏作风,他淡泊名利,超凡脱俗,几乎是位出世神仙,不熟悉他品性的人难免觉得他“狂”。
钱钟书还有一个特点是“痴”,从小以此著称。不仅记不清自己的生日,穿鞋还分不清左右脚,上街迷路找不回宿舍,趁女儿睡着在她肚皮上画画,半夜拿竹竿帮猫儿打架……
他是“当代第一鸿儒”,也是一位痴狂才子。
为保护杨绛举起厚木板反击
钱钟书在小说里对男女之情冷眼旁观,似乎看破红尘,在生活中对杨绛却呵护备至,情深意切。他在杨绛睡着时用毛笔给她画大花脸;杨绛给他做饭,他心疼妻子劳累,写了“忧卿烟火熏颜色”。生活并非一直这样情趣盎然,在特殊时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时间:20分钟 分值:18分)
一、(2016•辽宁实验中学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9分)
商周时期的异族婚姻
商周时期,在今天的中国境内生活着很多不同族群。人们用华夏族与蛮、夷、戎、狄来区分他们。异族婚姻就是华夏族与蛮、夷、戎、狄之间的通婚。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通过与戎狄的有莘氏通婚,取得了“有莘氏媵臣”伊尹的辅佐,从而实现了灭夏的大业。实际上,早在商族始祖契的时候,就已经与戎狄女子通婚,《史记•殷本纪》上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
商纣王屡次与外族女子婚配。商纣王曾以“西伯昌、九侯、鄂侯”担任商朝的三个重要官职,九侯就是鬼侯,为蛮狄之人。鬼侯为了讨好商纣王,将自己的女儿进献给他,然而这位女士“不喜淫”,商纣王非常生气,就把她杀害了。汉晋学者皇甫谧在其著作《帝王世纪》中也记载了此事。
商朝末年,周族的首领姬昌遵祖宗之法,各方贤能之士都前往投靠。看到这点,商朝另外一位方国首领崇侯虎甚是紧张,担心周族强大后会危及自己的方国利益,就对商纣王说姬昌将不利于商朝的统治。商纣王果然听信谗言,把西伯囚禁了起来,关押在羑里。周族人十分担忧,千方百计营救,大臣闳夭多方搜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