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大高考》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师用文档(2份打包)
- 资源简介:
约430720+256820字。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成语(含熟语)类
A卷 全国卷
1.(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要关注语境、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问题。①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用错对象。②光怪陆离:“光怪”指光彩奇异,“陆离”指色彩繁杂、变化多端的样子;形容形状奇怪,色彩繁杂,中性词(不能用来形容人),也形
专题十六 2017年高考作文备考指要
一、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1.材料作文准确审题三原则
(1)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从材料整体着眼,不纠缠局部细节,否则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唯一,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结论,因此,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要进行适当筛选。
①服从材料的整体。
②观点比较新颖。
③自己有话可说。
2.材料作文准确审题四要点
(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关系。所以,从理论上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涉及的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关系,有主次之分,审题时应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分析,否则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涉及的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存在的关系。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首先应认真分析,仔细揣摩,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意的根据。
3.材料作文审题角度
(1)有几个人物,就有几个角度。
(2)有几个原因,就有几个角度。
(3)有几种情感、态度就有几个角度 。
角度分优劣:
主要人物、主要原因、新颖独特、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角度、贴近生活的角度、自己驾轻就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