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题,约11400字。
2006年高考古诗歌鉴赏专题演练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二中 程鸣 邮编245200 电话0559-3332140 13965527291
电子信箱hssx_hengming668@yahoo.com.cn
1.阅读下面一首唐人七绝,完成①②题。(6分)
观祈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①根据对“桑条无叶土生烟”一句诗的理解,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或短语。(2分)
诗人紧紧抓住春旱的特点:桑树无叶,故只有“条”;庄稼枯死,故只见“土”。再加上土地冒烟,更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严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受到严重影响。
②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4分)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过分水岭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①一夜声。
【注释】①潺湲:水流动的声音
(1)韩愈在论述七言诗时曾发表过这样的观点:六字寻常一字奇。简要指出“溪水无情似有情”一句中的“似”字“奇”之所在。(4分)
(2)“惜别潺湲一夜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达到了怎样的修辞效果?(4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诗人见“东南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3分)
(2)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你同意他的主张吗?为什么?(4分)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姜姜,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榨叶满庭莺乱啼。
(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的?
(2)请结合诗的三四两句分析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5.阅读李白的《长相思》 , 完成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