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中学高考语文冲刺文言文阅读讲练(6份打包)
- 资源简介:
6份。
高考专题讲
第四讲 熟悉陌生的实词
北京四中 连中国
高考最容易考、最容易错的15个单音节词
1.拔 bá
①拔出。
②提拔:“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③攻取:“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突出,挺拔。
2.拜 bài
①表敬意。
②拜见。
③授与官职:“拜相如为上大夫。”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授受官职:“于是辞相印不拜。”
《指南录后序》
3.暴 bào
①暴露。
②残暴。
③突然:“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狼)
④通“曝”。
4.鄙 bǐ
①鄙陋:“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②用于谦称:鄙人。
③边远地区:“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5. 次 cì
①次序。
②第二等,次一等:“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谋攻》
③驻扎:“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赤壁之战》
④编排:“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陈涉世家》
6. 逮 dài
①逮捕。
②及,赶上:“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不逮。”《冯婉贞》
7. 封 fēng
①分封,授予。
②封存。
③筑坛祭天:“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④边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得道多助)
⑤坟墓:“而五人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五人墓碑志》
8. 过 guò
……
高考专题讲
第三讲 一蹴而就的虚词
北京四中 连中国
以、之、其、而、焉
一、以
1. 动词
①任用、使用 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②认为 例:(众人)皆以美于徐公
2. 介词,与其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作谓语动词的状语
①引介动作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相当于“用”、“拿”、“凭”
例: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②引介动作发生的时间,译为“在”
例: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③引介动作发生的原因,译为“由于”、“因为”
例:吾以捕蛇独存
④引介动作依凭的标准,译为“按照”
例:故以言举人,若以毛相马
⑤引介所用的名义或资格,译为“用”
例: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3. 连词,一般放在两个动词之间,无宾语
例: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拥火以入)
②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③夫夷以近,则 游者众
④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
⑤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二、之
1. 动词,往
例:吾欲之南海,何如?
2. 代词
①指代第三人称
例: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②指代第一人称“我”
例: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种”、“这些”
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助词
①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②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③宾语、定语前置的标志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蚓无爪牙之利
……
文言文阅读
第8讲 例题讲析之一
北京四中 杜蘋
学习内容:
本次例题包括:
• 全国卷
• 北京卷
• 湖南卷
[例1·全国卷仿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
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勉而远都归之矣。”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今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