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阅读之多项选择题考前热身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5/19 21:33:3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860字。

  高考古诗词阅读之多项选择题考前热身练习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后面的选择题。
  (一)己亥①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曹松
  其一
  泽国②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③。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其二
  传闻④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注】①己亥:公元879年(乾符六年)的干支。②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故称。③樵苏:打柴为“樵”,割草为“苏”。④传闻:一作“波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第—首开篇轻描淡写,让读者通过一幅“战图”,想象到兵荒马乱、血流成河的现实。
  B. “生民”一句借人民流离失所、不堪其苦的现状反衬樵苏生活之乐,凸显乐观精神。
  C.“凭君”一句直写作者对将领讲封侯事的厌弃态度,表达出心中对战争的痛恨之情。
  D.第二首以“百神愁”之语痛斥战争的罪恶,用“谁道沧江总无食”反讽战事的频繁。
  E.两首诗风格迥异:其一用意曲折,语言委婉含蓄;其二着力用笔,表达直白显豁。
  (二)杜鹃花得红字①
  真山民②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注]①“得红字”,指诗人和朋友分韵赋诗,分到的是“红”字,亦即需押此韵。②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宋亡后隐姓埋名,好题咏,自称山民。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首联描写了愁云密锁、凄凉黯然的环境,为全诗定调。往事成空,无法挽回,诗人无奈之余,只好对亡国之恨释怀。
  B.颔联借景抒情,杜鹃鸟声声悲啼,啼血染红了万山开放的杜鹃花,表明诗人眷恋故国的心不改,千古难明,怨深恨长。
  C.颈联描写夜中之花极为传神,因是写夜,诗便不再写花而写枝叶,既避免了重复,又与夜的朦胧融成一气,升腾起一片悲凉之气。
  D.尾联直抒胸臆,满山的杜鹃花,是杜鹃精魄的化身,充满思乡怨恨,行人见了凄然泪下,将行人的恨与杜鹃的恨统一在一起。
  E.全诗主要使用虚实结合手法,首联从虚处着笔,颔联由虚到实,颈联前句写实,后句写虚,杜鹃意象由此变得丰满、凄美动人。
  (三)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
  杨万里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3.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诗题中的“九日”与“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一词描述的是同一个节日,古人喜在此佳节登高远望,啸咏骋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