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考先知——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5/26 9:16:2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2410字。

  未 考 先 知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
  一、信息归集
  1.命题要求变化
  和2016年相比,2017年全国新课标语文《考试说明》在试题结构、赋分、题型、能力要求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既遵循了稳定性和承继性,又体现了创新性。具体表现为:
  (1)取消选考,将“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列为必考,在这两类文本阅读中增加了“理解”能力层级。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试题设置为一道四选一客观选择题,两道主观题;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试题设置为一道四选一、一道五选二客观题,一道主观题。
  (2)增加了对古文化知识的考查;
  (3)在“论述类文本阅读”栏目中,增加了“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内容。
  (4)加强了对信息筛选、整合能力的考查。
  (5)诗歌阅读改为一道五选二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
  2.高考考情报告
  (1)论述类文本阅读。全国三套卷的设题都中规中矩,难度适中。其中有数个选项在文中已找不到完全对应的文字,但含意又不脱离文章。
  (2)文言文的考查沿袭15年的考点。
  (3)古代诗歌阅读将诗歌的写什么与怎么写融合在一起考查,思想感情是必考考点,答案精炼,配分科学、规范。
  (4)名句名篇默写。三套卷题型均为根据语境填写诗文句子,注重考查经典篇目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或富有哲理、启迪智慧的句子,不偏不怪。
  (5)文学类文本阅读。甲卷为外国小说,乙、丙卷均为中国小说。材料长度均为1400字左右。注重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构思技巧。新的变化在于探究题回归。
  (6)实用类文本阅读。三套卷均为现代人物传记阅读。
  (7)语言文字运用,进一步加强对语言表达准确的考查,如试卷中的第15题与第17题。第15题是虚词填空;第17题选用思维流程图。
  (8)写作。去年作文题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关注社会缺失,紧扣时代热点,聚焦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扩展阅读,考查学生真实的写作能力,真正实现以表达与交流为提高的考试目的。乙卷一改以往的文字材料形式,以漫画作文出现。
  二、命题预测
  继续聚焦立德树人,精心选择试题材料,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传承。进一步体现语文改革方向,科学架构学科能力,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一步落实高考能力立意,以阅读与欣赏为基础,以表达与交流为提高,贴近人生,回归人本,体现出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怀的命题理念。以下就一些大的板块做一些预测,以供参考:
  1.论述类文本阅读——2017年高考,考查社科类论文。
  例题1:2016届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联考卷(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生态伦理方面,儒家不仅提出了“取予有度”的责任律令,还提出了“用之有节”的行为规范,从而确立了节用的道德责任。儒家并没有系统创建过节用责任伦理学说,但是从两方面阐发了相关理念。
  一方面是为政之道的节用责任伦理。谈到治国方针时,孔子指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朱熹在《论语集注》把这段话理解为敬事、信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