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外)(15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9/2 21:09: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3
  • 下载点数: 5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外)(6)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外)(10).doc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外)(11).doc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外)(12).doc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外)(13).doc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外)(14).doc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外)(15).doc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外)(16).doc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外)(17).doc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外)(18).doc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外)(19).doc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外)(20).doc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外)(6).doc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外)(7).doc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外)(8).doc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外)(9).doc

  古代诗歌鉴赏(课外)课后练习(6)
  1.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②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③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④心情。
  [注]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词人。南宋灭亡以后,曾参加抗元斗争,晚年隐居故乡山中,从事著述。②银花:元宵的花灯。③辇下:京师。④海上:汉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于北海上,矢志守节。
  1.词的上阕从哪些角度表现“城”之“愁”?
  2.联系全词,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八声甘州           柳 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1)此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2)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
  3.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1)请简要分析三、四句的虚实之处。
  虚:                                                                                                                                                                    
  实:                                                                                   
  (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归绝句
  元 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 诗人原序:“得(李)复言,(白)乐天书。”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元稹自唐州(今河南唐河县)奉召还京途中。元和五年作者被贬为江陵府(今湖北江陵)士曾参军。武关,在今陕西省商县东。
  (1)此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古代诗歌鉴赏(课外)课后练习(8)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简析诗中所使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及写景句的作用。
  2.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寿阳曲 贯云石
  鱼吹浪,雁落沙,倚吴山翠屏高挂。看江潮鼓声千万家,卷朱帘玉人如画。
  闻鹊喜•吴山观涛 周密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1)两首诗歌在描写潮水的过程时有哪些相同点?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歌在结尾处都写了“人”的活动,请简要说明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试比较韩诗“二月初惊见草芽”中的“惊”字与白诗“已讶衾枕冷”中的“讶”字在表现诗人情感上的差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都是写雪,但两首诗的描写角度并不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都城元夕
  毛滂①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②。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
  古代诗歌鉴赏(课外)课后练习(10)
  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有人评论这首诗时认为“云自无心水自闲”是全诗的佳句,句中两个“自”字独具匠心,非常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当时的心境。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请结合全诗谈谈自己的感受。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章台夜思
  韦 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1).“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赏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题目为“章台夜思”,有人认为这首诗全篇未现一个“思”,却“秋思”不断,令人回味,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阐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注]? 韩 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这首诗是作者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
  1.试分析“倦”“堕”两字的炼字效果。
  2.分析本诗所使用的两种突出的艺术手法并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自   嘲
  陆游
  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
  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
  ……
  古代诗歌鉴赏(课外)课后练习(20)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示秬秸①
  张 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 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②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 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1)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三、四两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作“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羸马龅残刍”,其中“不寐”与原诗“假寐”相比哪个更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琴歌    李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