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000字。根据高考文言文的新变化,体现文言文选材的多元性,题型新颖,答案详备。
2006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四篇
雅礼中学 晓琳
一
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徙杜陵。翁归少孤,与季父居。为狱小吏,晓习文法。喜击剑,人莫能当。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诸霍在平阳,奴客持刀入市斗变,吏不能禁,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
后去居家,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到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有所施设。”功曹以为此吏倨敖不逊。延年曰:“何伤?”遂召上辞问,甚奇其对,除补卒史,便从归府。案事发奸,穷竟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归,徙署督邮。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两部,闳孺部分汾北,翁归部汾南。所举应法,得其罪辜,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举廉为缑氏尉,历守郡中,所居治理。迁补都内令,举廉为弘农都尉。
征拜东海太守,过辞廷尉于定国。定国家在东海,欲属托邑子两人,令坐后堂待见。定国与翁归语终日,不敢见其邑子。既去,定国乃谓邑子曰:“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
翁归治东海明察,郡中吏民贤不肖,及奸邪罪名,尽知之。县县各有记载,自听其政,有急名则少缓之;吏民小解,輒披籍,县县收取黠吏豪民,案致其罪,高至于死。收取人必于秋冬课吏大会中。及出行县,不以无事时,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东海大豪郯许仲孙为奸猾,乱吏治,郡中苦之。二千石欲捕之,輒以力势变诈自解,终莫能制。翁归至,论弃种孙市,一郡怖栗,莫敢犯禁,东海大治。
翁归为政虽任刑,其在公卿之间清洁自守,语不及私,然温良谦退,不以行能骄人,甚得名誉于朝廷。视事数岁,元康四年病卒,家无作财。天子贤之,制诏御史:“朕夙兴夜寐,以求贤为右,不异亲疏近远,务在安民而已。扶风翁归廉平乡正,治民异等,早夭不遂,不得终其功业,朕甚怜之。其赐翁归子黄金百斤,谕奉其祭祠。”
《汉书》卷七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 贾:商人
B.案事发奸,穷竟事情 案:追查
C.不敢见其邑子 见:引见,使……现身
D.乱吏治,郡中苦之 苦:受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遂召上辞问,甚奇其对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B.①甚得名誉于朝廷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①自以能不及翁归 ②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D.①定国乃谓邑子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尹翁归吏治“严明公正”的一组是
①翁归文武兼备,唯有所施设
②所举应法,得其罪辜
③定国与翁归语终日,不敢见其邑子
④不以无事时,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
⑤论弃种孙市,一郡怖栗,莫敢犯禁
⑥温良谦退,不以行能骄人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尹翁归少年父亲亡故,随叔父长大;文武双全。早年身为市场小吏,即不畏豪强,表现出凛然正气。
B.在河东太守田延年考察旧时任职官吏时,尹翁归特立独行,以此引起太守注意。太守对其十分倚重,将汾南交给翁归管理。因为他恩威并举,下属对他很害怕,不敢心有怨言。
C.尹翁归治理东海时,对东海的民情了解十分清楚。每次出行,往往将凶恶奸诈之徒绳之以法,杀一儆百,人们心生敬畏,东海百姓因此安居乐业。
D.尹翁归为官清廉自守,与人交往从不谈及私事,为人虽有盛名,却决不以此傲视他人。皇上对他非常欣赏,在他死后,特别下诏褒扬,并赐给其子财富,以作尹翁归祭祀之用。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归。
译文:
⑵郡中吏民贤不肖,及奸邪罪名,尽知之
译文:
⑶以求贤为右,不异亲疏近远,务在安民而已
译文:
1、答案 D苦,以……为苦。2、答案: C(C认为;A“其对”,他的,“其出人”,他,他们;B“于朝廷”,在,“寒于水”,比;D“乃谓”,于是,就,“乃反”却。)3、答案C(①是说其才华,⑥说其为人)4、答案B(并非以此引起太守注意,也并非不敢有怨言。)
5、参考译文:
(1) 延年非常看重他,自己认为能力比不上尹翁归。
(2) 郡中的官吏百姓,是贤良还是不肖,以及作邪犯法者的名字,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3) (我)以求贤为要务,不分亲疏远近,关键在于能够安民。
翻译:尹翁归,字子兄,是河东平阳人,后迁居至杜陵。尹翁归少年时便成为孤儿,与叔父一起生活。早年在牢狱中任小吏,熟悉法令文书。喜欢击剑,无人是他的对手。当时大将军霍光执掌朝政,霍家子弟都在平阳,他们的奴仆,家客手执兵器在街市横行霸道,官吏不敢管。及至尹翁归担任管理街市的官吏,没有人敢在街上横行不法。他公正廉明,不受贿赂,商人们都很敬畏他。
后来,他辞去官职,在家闲居。正巧田延年为河东太守,巡视各县,抵达平阳,把过去的吏员五六十人召集起来,田延年亲自接见,令习文的人站在东面,习武的人站在西面。几十人都按照命令站好,到尹翁归时,却伏地不起,他对田延年说:“翁归文武兼备,任凭您吩咐。”功曹这个官吏倨傲不逊,田延年说:“这有何妨。”于是把尹翁归召上前来问话,对他的见解非常惊奇,因此补任他为卒史,并带回自己的官府。他处理案件,揭发奸邪,都能够一查到底,弄清原委。田延年极看重他,自认为才能不及尹翁归。迁升他为督邮。河东郡共管辖二十八个县,分为两部,闳儒负责汾河以北,尹翁归负责汾河以南。他揭发检举官员,都依法行事,被检举的人也是罪有应得,属县的长官虽然受到惩处,却没有人怨恨。因为清廉被举荐为缑氏县尉,后又在郡中任官,所到之处,都得到治理,迁升补任为都内令,通过举廉升任弘农都尉。
受征召拜为东海太守,赴任时向迁尉于定国辞行。于定国家在东海郡,欲托他照顾两个同乡的孩子,便让这两个孩子呆在后堂等待引见。于定国与尹翁归谈了一天,也未敢把这两个人引见给尹翁归。尹翁归离开之后,于定国对这两个人说:“他是个贤良的官员,你们没有什么本事,我又不能靠私交求他照顾。”
尹翁归治理东海郡,明于观察,郡中的官吏百姓,是贤良还是不肖,以及作邪犯法者的名字,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每个县都登记名籍,他自己亲自处理,案子太急时则稍缓一些;官吏小民稍有松懈,便把他们的罪行披露出来。每个县都要收捕狡猾的官吏和土豪劣绅,审讯他们的罪行,有的人甚至被处以死罪。收捕人一定要在秋冬季节考核官吏政绩大会的时候。他出巡各县,也不在没有事情之时,出去便要有所收捕惩处,以一儆百,官员百姓都愿服从,恐惧他的威严而悔过自新。东海大土豪郯县的许仲孙奸邪猣,破坏吏治,郡中深受其害。每次二千石官员要逮捕他,他都依靠势力,使用奸诈伎俩自我解脱,始终没有受到制裁。尹翁归到后,将许仲孙在街市上斩首,全郡的人都震惊慑服,没有人再敢触犯法令,东海郡大治。
尹翁归施政虽然以刑罚为主,然而他在公卿中清廉自守,言谈不涉及私事,并且温雅谦虚,不因为自己有能力而看不起别人,在朝廷的名声非常好。任官数年之后,于元康四年病逝。死后家中没有剩余的财产,天子称道他的贤良,给御史发布诏书:“我早起晚睡,志在求贤,不分亲疏远近,关键在于能够安民。右扶风尹翁归清廉公正,治理百姓的政绩突出,不幸英年早逝,未得长寿,无法完成其功业,我非常怜悯惋惜。现赐给尹翁归之子黄金一百斤,以便祭祀其父。”
二
柳子名愚溪而居。五日,溪之神夜见梦曰:“子何辱予,使予为愚耶?有其实者,名固从之,今予固若是耶?予闻闽有水,生毒雾厉气,中之者,温屯沤泄①,藏石走濑②,连舻糜③解;有鱼焉,锯齿锋尾面兽蹄。是食人,必断而跃之,乃仰噬焉,故其名曰恶溪。西海有水,散涣而无力,不能负芥,投之则委靡垫没,及底而后止,故其名曰弱水。秦有水,掎jǐ汩泥淖④,挠混沙粒,视之分寸,眙chì若睨nì壁⑤,浅深险易,昧昧不觌dí⑥。乃合泾渭,以自彰秽迹,,故其名曰浊泾。雍之西有水,幽险若漆,不知其所出,故其名曰黑水。夫恶、弱,六极也。浊,黑,贱名也。彼得之而不辞,穷万世而不变者,有其实也。今予甚清且美,为子所喜,而又功可以及圃畦,力可以载方舟,朝夕者济焉。子幸择而居予,而辱以无实之名以为愚,卒不见德而肆其诬,岂终不可革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