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8份)
- 资源简介: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考点1+专题演练+Word版含答案.doc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考点1+实战演练+Word版含答案.doc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考点2+实战演练+Word版含答案.doc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考点2+专题演练+Word版含答案.doc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考点3+实战演练+Word版含答案.doc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考点3+专题演练+Word版含答案.doc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考点4+实战演练+Word版含答案.doc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考点4+专题演练+Word版含答案.doc
第二部分 专题七 考点一
题组一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遣悲怀①
[唐]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①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为其中一首。
颔联和颈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妻子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人笔下的妻子是一位能关心体贴丈夫、安于贫苦的贤淑的女性形象。颔联借写妻子为自己翻箱寻衣、卖钗沽酒,表现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体贴;颈联借写妻子甘于以野菜充饥、以槐树落叶为柴,表现其安于贫苦的美好品德。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①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概括诗歌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②结合诗句中相关的语句具体分析这一形象的特征,概括时应忠于原文,不可臆造。“沽酒拔金钗”表现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体贴,“野蔬充膳,落叶添薪”表现其安于贫苦。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梅 雨①
[唐]柳宗元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②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③。
素衣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注】①梅雨:江南一带在杨梅成熟时,常阴雨连绵,这段时间,就称作梅雨季节。②楚、越:指江南的永州,作者当时被贬谪于此。③北津:北去回乡的渡口。④素衣:本句是陆机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化用。
本诗的颔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
第二部分 专题七 考点二
题组一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颔联中“浮云”“流水”两词用得极为贴切,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浮云、流水两词都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出别后像浮云一样漂泊不定,十年的时光像流水一样一去不返,表达了诗人对别后多年漂泊、岁月流逝、年华易老的人生感喟(感慨)。
【解析】颔联统包了分别十年繁复的世事人情,直接抒发十年阔别的伤感。别后人世沧桑,千种风情,不知从何说起,诗人只在“一别”“十年”之前冠以“浮云”“流水”,便表现出来了。意境空灵,真是“疏可走马”。“浮云”“流水”暗用汉代苏武李陵河梁送别诗意。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①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①芜:丛生的草。
“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②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
【解析】“葱葱”指“郁郁葱葱”,形容树木苍翠茂盛,充满生机;“靡靡”写江边丛草的繁密。“葱葱”“靡靡”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茂盛之貌。通过写春雨后水边草
……
第二部分 专题七 考点四
考点四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客 游
李 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
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④,归问时裂帛⑤。
【注】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④弹铗:《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⑤裂帛:指写家信。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倾向。
B.“日暖南山石”一句使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C.首联上句的“满”字与下句的“暖”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E.颈联中诗人用“四时”“三年”强调了自己离开家乡和故国的时间之长,在外漂泊的不易,为尾联抒情蓄势。
【答案】CE
【解析】C.“上句的‘满’字与下句的‘暖’字形成鲜明的对比”错,应该是“悲”和“暖”形成对比。E.诗人没有离开故国,“乡国”是“家乡”的意思。
(2)唐代诗人崔涂的《春夕》中有:“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崔诗中的“书”指家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