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高考仿真练:专题检测“非连续性新闻文本”仿真高考练(3份)
- 资源简介: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高考仿真练:专题检测 “非连续性新闻文本”
专题检测 “非连续性新闻文本”仿真高考练(一).doc
专题检测 “非连续性新闻文本”仿真高考练(二).doc
专题检测 “非连续性新闻文本”仿真高考练(三).doc
专题检测 “非连续性新闻文本”仿真高考练(一)
一、(2018•衡水中学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材料一:
10月9日,是第48届世界邮政日,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透露了一个重磅信息:“中国快递业务量已经连续三年位列世界第一;全球快递业务增长中,中国贡献了四成。”据了解,顺丰、中通等6家企业成功改制上市,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业务规模已进入世界邮政前三强,创造了中国服务业和世界邮政业发展的奇迹。不过,马军胜也指出:“随着中国快递业走向世界领先,我们更应正视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加快培育国际级快递品牌,打造中国快递企业的航母群。”
(摘编自郭丁源《中国快递业还缺几个国际巨头》,
2017年10月11日《中国经济导报》)
材料二:
(数据来源于“中国产业信息网”)
材料三: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正式颁布实施,确立了快递服务业的法律地位。此法提出的“鼓励竞争、促进发展”原则,极大地释放了快递服务业的发展活力。同时,快递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另一方面,快递业给物流行业和众多关联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营收带动效应,数据表明,快递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巨大,较好地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随着快递行业体量不断增大,如何优化快递末端的“最后一公里”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中国邮政集团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周焕德看来,快递末端建设还存在不少的短板:“网点分布不均现象较为突出,末端网点建设水平不高;表现在标准不统一、配套设施不完备、功能分区不科学;快递企业对基层网点建设重视不够,对网点硬件建设和服务软实力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
(摘编自郭丁源《中国快递业还缺几个国际巨头》,
2017年10月11日《中国经济导报》)
材料四:
日本快递企业只有21家,且每年快递业务量的92%都集中在大和运输、佐川急便、日本邮政三家快递企业,这些快递企业无论是从营业网点的深度、广度,还是企业的设施设备、各级转运中心都有很大规模,这为企业打造统一的、标准的服务质量,快速而高效干支线运行和一体化的管理提供了支撑保障。反观我国,几千家的快递公司,每一家的公司都小规模,快递行业的各种资源都碎片化,在这样的现状下要使整个行业高效、快速、低成本运行的难度很高。
在日本,日本邮政专攻普通邮件业务,大和运输等民营企业专攻小包裹业务,DHL等外资企业专攻国际包裹业务,佐川急便等物流企业专攻综合物流业务,整个市场是“差异化竞争、专业化经营、合作化发展”战略。从单个日本快递企业成长历程来看,其业务开拓也是一直专注于专业化方向的客户消费心理、行为习惯,从而实现多样化、高质量的快递及相关的运输服务产品满足客户需求,以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及范围经济性效益。反观中国,数以千计的快递企业均提供标准快递服务,造成整个行业在价格上的肉搏,陷入“谁先涨价谁先死、谁不涨价谁等死”的怪圈。中国快递行业应充分挖掘快递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合理地细分市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挖掘行业新的赢利点。
(摘编自肖玉徽等《日本快递业现状对我国快递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1.下列关于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经连续三年位列世界第一,对全球快递业增长的贡献达到40%。
B.六家快递企业成功改制上市,中国邮政集团规模增大,成为中国服务业、世界邮政业发展的奇迹。
C.我国快递服务业的迅猛发展,有赖于法律政策的支持、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压力的缓解。
D.中国快递行业在充分挖掘快递市场消费者的需求等方面,与快递业发展的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差距。
解析:选C C项,“就业压力的缓解”是我国快递服务业发展的结果,不是原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根据材料二中快递业务收入及增速两项数据,我们能够明确,2006—2016年,中国快递业务收入一直呈增长的态势。
B.网点分布不均,末端网点建设水平不点建设不够重视,这些都是我国快递末端建设的缺陷。
C.我国快递业务收入增速以2012年为界呈现出不同特点,之前6年增速一直在提高,之后4年则是有升有降。
D.日本为了解决快递资源碎片化的问题,便将快递业务量集中在规模大、效率高、服务质量好的少数几家快递企业。
E.在中国,数以千计的快递企业均提供标准快递服务,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的规模效益及范围经济性效益。
解析:选AB C项,据图表可知2008-2009年的增速是下降的;D项,不存在“日本为了解决快递资源碎片化的问题”;E项,应是“难以实现企业的规模效益及范围经济性效益”。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快递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4分)
答:
参考答案:①加快培育国际级快递品牌,打造中国快递企业航母群。②优化快递末端网络建设(或“优化快递‘最后一公里’运作模式”)。③整合行业内的资源,扩大企业规模,降低运行成本(或“加快行业兼并重组步伐”)。④细分快递市场,提高行业集中度,提供高质、差异化服务产品。
二、(2018•青岛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材料一: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近日发布《2017年世界竞争力年报》,香港连续2年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此外,近20年来,香港在多种国际排名中都取得不错成绩。据统计,到2017年,香港已连续23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香港对本地企业实行税率低且操作简单的税制,对许多进口产品免税,成就了国际著名的自由港。香港健康的财政状况、自由的贸易和金融、廉洁的政府、高效的监管等,都受到国际评比机构的赞誉和青睐。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数字见证香港经济澎湃活力》)
材料二:
据塔斯社2017年7月1日报道,香港拥有全球最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这里的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前列,香港国际机场是
……
专题检测 “非连续性新闻文本”仿真高考练(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材料一:
《2016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指出,当今社会,国家语言能力已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语言服务能力是我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语言服务行业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的战略性基础性支撑。
《报告》宏观上从政府、行业、经济、文化、技术五个层面,微观上从语言服务从业者、提供方、需求方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阐释中国语言服务仍然面临机遇与问题的巨大挑战。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统一认识,把语言服务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制定语言战略,改变语言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推进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瓶颈。政府需要明确语言服务行业的隶属问题和相关激励政策。行业协会亟须制定适合未来行业发展的规划来引导语言服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翻译及语言服务行业界人士对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翻译行业的整体规划和指导意见的呼声日益高涨,希望通过有序的行业规划以及建立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规范,进而提升行业整体竞争能力,培养高素质语言服务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对外交流的大局。中国翻译协会作为唯一的全国性翻译及语言服务行业组织有义务在这方面发挥积极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摘编自《2016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材料二:
材料三:
应针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需求,根据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实际和语言产业的现状,制定语言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形成系统的、立体的战略方案,充分挖掘并合理开发利用语言资源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机制建设、组织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组建语言产业协会,为语言产业内部及其与外部合作者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为行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综观世界上语言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其相关的科学技术往往也比较先进。科学技术与语言产业有机结合,有力提升了这些国家语言产业的总体水平。因此,我国应努力加强语言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研发,集中资金、人才进行重大技术攻关;建立和完善语言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大力发展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相关的语言科技,推动语言产业和现代技术紧密结合,壮大语言产业规模,提高语言产业水平。
语言产业在我国是新兴产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政府、企业加强与大学以及科研机构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应重视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横向联合,建立三者之间的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公共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组织以及个体从业者的积极性,实现语言研究、语言技术、语言产品的整合。同时,加强经济学与语言学各分支学科之间的合作研究,培养语言产业人才,促进我国语言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摘编自张卫国《推动语言产业加速发展》)
1.下列对材料二图表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2010~2015年期间,我国语言服务行业年产值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增幅明显,这说明我国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前景光明。
B.2010~2015年期间,我国语言服务行业年产值增长率最高是2011年,2012年降低,随后增长率呈平稳态势,保持年均15%的增长速度。
C.从图2看出,2014年我国语言服务行业经营的业务多在翻译服务、本地化服务和语言服务咨询等几个重要方面。
D.“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在2014年我国语言服务主营业务中所占比率只有8%,这充分说明我国语言服务体系的不完整,不能平衡发展的现实。
解析:选D D项,“这充分说明我国语言服务体系的不完整,不能平衡发展的现实”错误,主营业务所占比率的高低与社会的需求有着极大关系,不能说所占比率小就是发展不平衡;同时,各类别所占比例的大小也不能得出“体系的不完整”的结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国家语言能力成了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语言服务行业成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支撑行业。
B.报告从宏观、微观两方面诠释了我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问题的巨大挑战,表明了“行业自律是行业发展的根本”这个观点。
C.要想提升语言服务行业整体竞争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对外交流大局,政府就要尽快出台翻译行业的整体规划和指导意见。
D.中国翻译协会是全国性的翻译及语言服务行业协会,对行业发展作用巨大,在把我国语言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E.材料一和材料三都提到在“一带一路”环境下我国语言服务行业必须做的事情,都强调了政府部门在推动我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解析:选AE B项,“表明了‘行业自律是行业发展的根本’这个观点”错误,材料一的第二段主要表述政府的作用、第三段介绍行业的希望,但不能说行业自律就是行业发展的根本。C项,说法片面,发展语言服务行业需要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是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二是行业本身要谋求发展。选项只写了一个方面。D项,“在把我国语言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错误,无中生有。由材料一第二、三段可知,中国翻译协会有义务为中国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但材料并没有体现其做出了哪些贡献。
3.阅读材料三,概括我国要推动语言产业加速发展必须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4分)
答:
解析:回答本题,注重分析材料三的具体内容,对每一个段落进行分析和概括。第一段,制定语言产业的中长期规划、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组建语言产业协会等专题检测 “非连续性新闻文本”仿真高考练(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材料一:
《2016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指出,当今社会,国家语言能力已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语言服务能力是我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语言服务行业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的战略性基础性支撑。
《报告》宏观上从政府、行业、经济、文化、技术五个层面,微观上从语言服务从业者、提供方、需求方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阐释中国语言服务仍然面临机遇与问题的巨大挑战。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统一认识,把语言服务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制定语言战略,改变语言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推进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瓶颈。政府需要明确语言服务行业的隶属问题和相关激励政策。行业协会亟须制定适合未来行业发展的规划来引导语言服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翻译及语言服务行业界人士对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翻译行业的整体规划和指导意见的呼声日益高涨,希望通过有序的行业规划以及建立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规范,进而提升行业整体竞争能力,培养高素质语言服务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对外交流的大局。中国翻译协会作为唯一的全国性翻译及语言服务行业组织有义务在这方面发挥积极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摘编自《2016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材料二:
材料三:
应针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需求,根据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实际和语言产业的现状,制定语言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形成系统的、立体的战略方案,充分挖掘并合理开发利用语言资源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机制建设、组织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组建语言产业协会,为语言产业内部及其与外部合作者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为行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综观世界上语言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其相关的科学技术往往也比较先进。科学技术与语言产业有机结合,有力提升了这些国家语言产业的总体水平。因此,我国应努力加强语言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研发,集中资金、人才进行重大技术攻关;建立和完善语言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大力发展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相关的语言科技,推动语言产业和现代技术紧密结合,壮大语言产业规模,提高语言产业水平。
语言产业在我国是新兴产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政府、企业加强与大学以及科研机构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应重视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横向联合,建立三者之间的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公共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组织以及个体从业者的积极性,实现语言研究、语言技术、语言产品的整合。同时,加强经济学与语言学各分支学科之间的合作研究,培养语言产业人才,促进我国语言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摘编自张卫国《推动语言产业加速发展》)
1.下列对材料二图表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2010~2015年期间,我国语言服务行业年产值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增幅明显,这说明我国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前景光明。
B.2010~2015年期间,我国语言服务行业年产值增长率最高是2011年,2012年降低,随后增长率呈平稳态势,保持年均15%的增长速度。
C.从图2看出,2014年我国语言服务行业经营的业务多在翻译服务、本地化服务和语言服务咨询等几个重要方面。
D.“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在2014年我国语言服务主营业务中所占比率只有8%,这充分说明我国语言服务体系的不完整,不能平衡发展的现实。
解析:选D D项,“这充分说明我国语言服务体系的不完整,不能平衡发展的现实”错误,主营业务所占比率的高低与社会的需求有着极大关系,不能说所占比率小就是发展不平衡;同时,各类别所占比例的大小也不能得出“体系的不完整”的结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国家语言能力成了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语言服务行业成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支撑行业。
B.报告从宏观、微观两方面诠释了我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问题的巨大挑战,表明了“行业自律是行业发展的根本”这个观点。
C.要想提升语言服务行业整体竞争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对外交流大局,政府就要尽快出台翻译行业的整体规划和指导意见。
D.中国翻译协会是全国性的翻译及语言服务行业协会,对行业发展作用巨大,在把我国语言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E.材料一和材料三都提到在“一带一路”环境下我国语言服务行业必须做的事情,都强调了政府部门在推动我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解析:选AE B项,“表明了‘行业自律是行业发展的根本’这个观点”错误,材料一的第二段主要表述政府的作用、第三段介绍行业的希望,但不能说行业自律就是行业发展的根本。C项,说法片面,发展语言服务行业需要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是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二是行业本身要谋求发展。选项只写了一个方面。D项,“在把我国语言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错误,无中生有。由材料一第二、三段可知,中国翻译协会有义务为中国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但材料并没有体现其做出了哪些贡献。
3.阅读材料三,概括我国要推动语言产业加速发展必须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4分)
答:
解析:回答本题,注重分析材料三的具体内容,对每一个段落进行分析和概括。第一段,制定语言产业的中长期规划、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组建语言产业协会等
……
专题检测 “非连续性新闻文本”仿真高考练(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1~3题。(12分)
材料一:
中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
随着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相较于毒副作用相对较大的化学药,中成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医药学优势日益凸显,中医药服务发展迅猛。
目前,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济产业之一。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和中药流通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我国每年向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的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随着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的逐渐规范,中成药工业发展态势良好,进入较为平稳的发展阶段,销售收入由2011年的3 318.72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6 223.9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7.02%。
附图:
(选自2017年1月16日《中国报告网》,有删改)
材料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已超200亿美元,而作为中药起源地的中国,却无与之相称的国际地位。2012年在中药出口品种中,中药提取物出口额仅为11.3亿美元,占中药出口额的48.5%。中药材和饮片的出口额为7亿美元,仅占中药出口额的33%。
(选自2013年11月20日《中国经济网》,有删改)
材料三:
近年来,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海外屡遭抢注。据统计,我国已有900多种中药被国外企业抢先申请专利。中医药如今成了发达国家的“摇钱树”,“老祖宗的宝贝”沦为人家碗里的“肥肉”,难道不该警醒吗?
中医无国界,技术有归属。中医药扬帆起航,走出国门,不能丢掉国际话语权,必须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用法律手段保护好知识产权,筑牢“防火墙”,烙上“中国印”,让中医药这座宝库永远姓“中”。
(选自2016年8月1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
2017年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世卫总部亮相,而早在2011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发表了中药治疗“甲流”的临床研究成果,这两件事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标志性事件。
在西医看来属“不治之症”,中医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中医彰显了其独特的优势,可以解决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
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中医药目前已遍及183个国家专题检测 “非连续性新闻文本”仿真高考练(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1~3题。(12分)
材料一:
中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
随着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相较于毒副作用相对较大的化学药,中成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医药学优势日益凸显,中医药服务发展迅猛。
目前,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济产业之一。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和中药流通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我国每年向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的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随着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的逐渐规范,中成药工业发展态势良好,进入较为平稳的发展阶段,销售收入由2011年的3 318.72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6 223.9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7.02%。
附图:
(选自2017年1月16日《中国报告网》,有删改)
材料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已超200亿美元,而作为中药起源地的中国,却无与之相称的国际地位。2012年在中药出口品种中,中药提取物出口额仅为11.3亿美元,占中药出口额的48.5%。中药材和饮片的出口额为7亿美元,仅占中药出口额的33%。
(选自2013年11月20日《中国经济网》,有删改)
材料三:
近年来,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海外屡遭抢注。据统计,我国已有900多种中药被国外企业抢先申请专利。中医药如今成了发达国家的“摇钱树”,“老祖宗的宝贝”沦为人家碗里的“肥肉”,难道不该警醒吗?
中医无国界,技术有归属。中医药扬帆起航,走出国门,不能丢掉国际话语权,必须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用法律手段保护好知识产权,筑牢“防火墙”,烙上“中国印”,让中医药这座宝库永远姓“中”。
(选自2016年8月1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
2017年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世卫总部亮相,而早在2011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发表了中药治疗“甲流”的临床研究成果,这两件事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标志性事件。
在西医看来属“不治之症”,中医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中医彰显了其独特的优势,可以解决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
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中医药目前已遍及183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