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语文新增分人教通用版一轮练习:专题十一论述类阅读对点精炼
- 资源简介:
约8790字。
专题十一 论述类阅读
对点精练一 精准分析文本论证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①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已迈入中后期,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58.52%。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病成为困扰许多城市的突出问题。城市病主要是由城市规划建设不合理、功能过度集中、人口快速膨胀等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拥挤等问题。而城市群建设正是解决城市病问题、防止掉入“城市发展陷阱”的一种有效的城镇化模式。在城市群模式中,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科学定位各自功能,提升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资源聚集能力、特色发展能力,推动人口和资源要素由大城市向周边城市和小城镇有序转移,共同打造优良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实现城市(镇)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提升。可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不仅能消除城市病、显著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能拓展城市(镇)发展空间,释放城市(镇)发展潜力,大幅提升城市(镇)运行效率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②发展城市群,强调相关城市(镇)在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经济地理方面互补共赢,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共建共享,在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统筹协同。这就需要完善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分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实施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③科学定位城市功能与产业分工。一方面,防止简单模仿、重复建设造成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镇)的内耗甚至恶性竞争,实现各城市(镇)百花齐放;另一方面,城市群内各城市(镇)应依托既有产业禀赋和基础,梳理产业链条、价值链条、创新链条,明确分工,形成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经济地理空间,实现各城市(镇)百舸争流。单个城市不宜追求“大而全”的产业链条,只需按照产业生态圈的理念,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找到自己在产业链条中的合适位置。
④构建完备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城市群成为一个有机统一体,前提是资源要素能够顺畅流动,而完备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是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顺畅流动的基本保障。应在加强能源、通信、交通等实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相关城市(镇)融为一体。
⑤构建区域生态保护治理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具有整体性、联动性,在城市群建设中处于优先地位。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努力形成低碳、生态、集约的城市运营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城市群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张忠家、马德富《人民日报》2018年2月6日文章)
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通过分析城市群模式的优势,论述了解决城市病问题的具体路径。
B.文章首段提出观点,主体部分具体分析,最后总结强调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C.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城市群内应该怎样科学定位城市功能与产业分工。
D.文章阐明了完备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对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性及其构建措施。
答案 B
解析 “最后总结强调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有误,本文为“总分”结构,最后并未总结强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通过分析发展城市群的重要因素,指出了发展城市群的具体措施。
B.③④⑤段按照递进式结构,论述了发展城市群的具体措施。
C.作者在第④段指出,只有资源要素能够顺畅流动,城市群才能成为一个有机统一体。
D.第⑤段主要从环保的角度,论述了构建区域生态保护治理体系的目标及作用。
答案 B
解析 ③④⑤段应该是按照并列式结构,论述了发展城市群的具体措施。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人工智能,以法律和伦理为界
蔡映洁
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卓著进步,人工智能在国内发展迅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
从娱乐、出行到支付手段,人工智能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今年7月,国务院